【环球网科技报道 记者 林梦雪】空气能生产出面包?2021年,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一支科研团队在实验室里首次实现了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从头合成,突破了人工合成淀粉这一科技难题,合成生物技术再次受到各界关注。神户大学副校长近藤昭彦当时表示,这项研究成果将对下一代生物制造和农业发展带来变革性影响。
前不久,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马延和在公开场合透露,“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的反应过程已经得到进一步优化;在基础研究继续深入的同时,人工合成淀粉的吨级中试装置正在调试运行,产业化过程中必需的中间性实验即将展开。”
(相关资料图)
“预计今年有望做出第一批产品,并利用其优势特性,用于材料和半导体领域。”马延和介绍。
据悉,所谓合成生物,就是通过技术把生命体的基因信息进行读取、记录,分析每一个基因信息的作用,并根据人类的需要改写、创造、改变基因的序列,使其为“细胞工厂”服务。
从分子生物学到合成生物学,科技进步让酶的定向改造日益成熟,并广泛应用于食品制造、药品研发、农业生产等多个领域。根据BCC research《合成生物学全球市场分析报告》,全球合成生物学市场预计将从2021年的95亿美元增长到2026年的332亿美元,在 2021-2026年的预测期内,复合年增长率 (CAGR) 为28.4%。
从资本入场情况来看,合成生物也成为了过去两年最火热的赛道之一。据星矿数据统计,仅2021年至2022年中,就有近30家合成生物公司宣布融资,国内的头部投资机构几乎全线入场:高瓴投资了蓝晶微生物、引航生物等;红杉投资了衍微科技、微构工场等;经纬投资了恩和生物、微元合成等公司。
面对庞大的市场空间,进行有价值的商业转化成为行业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近日,在财联社联合鲸平台举办的合成生物产业趋势与应用前景会议上,长城证券化工新材料首席分析师肖亚平认为,合成生物企业商业化转化要经过多个历程,第一个层次是基础研究、技术转化、产品初创等技术范畴;第二个层次是从产品生产到大规模商用,涉及商业化选品能力、成本控制、产品质量、市场推广等因素,需要企业有敏锐的商业洞察力和商业策划能力。
新技术的突破为社会生产力提升和变革提供了动力。一线技术专家、华熙生物合成生物研发中心主任陶文文表示,生物科技是引领未来的五大科技之一。“合成生物技术可以让人们对于获得更多的物质的成本极大的降低,效率极大的提高。”
当可持续发展成为全球命题,合成生物技术为“破题”提供了新思路。据陶文文介绍,合成生物学颠覆了传统认知,打破物种界限,已经成为生物活性原料可持续发展的“引擎”,推动产业发展实现“质的突破”,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传统上,我们获得一个物质可以通过植物提取和动物提取,植物提取需要占用大量的耕地,在提取的过程中需要耗能,需要大量的有机溶剂去做提取,其实是一个非常不环保、非常浪费资源的一个方式。此外,化学合成物质不但是碳增的过程,同时也要消耗不可持续的资源。而合成生物学是利用细胞工厂去生产相应的物质替代植物、动物提取和化学合成,它所带来的是更低的能耗。”
正如陶文文所提到的,作为生物科学革命的技术,合成生物学将在环境保护、医疗健康、农业、畜牧业、食品制造、信息等领域继续落地生根,带来产业升级的同时,赋予产业无限的想象空间。
责任编辑:Rex_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