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焦点 >

微头条丨全面小康我们来了征文1000字 全面小康我们来了征文

全面小康我们来了征文1000字 全面小康我们来了征文

上世纪80年代,父亲远离家乡来到大连瓦房店,成为沈大高速公路预制场的一名起重工。因为工期紧张,加上交通闭塞,一走便是一年。

春去冬归,始终如此,父亲的交通事业一干就是30年。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儿时通过座机电话,我从父亲口中了解到交通工程。后来有了移动手机,父亲每次回来都会给我看照片,从他如数家珍般的讲述中,我了解到工地环境的艰苦与施工人员的辛劳。再后来有了智能手机,父亲工作之余拍摄了许多工地的视频,而我却不忍再点开,因为我知道,父亲也是烈日下挥洒汗水的画中人。

2016年6月,大学毕业后的我进入杭州市交通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也成为一名交通工程人,延续着父亲的使命。时至今日,我已参建了两个重点项目,见证了当地从天堑到通途,我走遍了父亲曾经走过的路,却不用再体会他当年的艰辛。

昔日的钢筋加工棚,几根木桩石棉瓦、一台简陋切割机就是全部;如今是方管钢板齐上阵,切割焊接自动化,棚内加工材料和设备分区设置,井然有序。昔日,运送混凝土靠“铁铲加小车”;如今,混凝土输送泵车是标配,原料“上天”“入地”不再难。昔日的工地上,几块石头支起锅,露天灶烧两个菜,水井旁边洗个澡;如今的大食堂窗明几净,独立卫浴洗去一天的疲惫……交通工程施工技术不断革新,工程人的工作生活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选择施工一线,就意味着风雨兼程、使命在肩。就拿我参与的溧阳至宁德高速公路QHTJ03标段建设来说,我们严格落实“绿色工地”“平安工地”目标,努力创建“品质工程”——通过分账管理、实名制度、信息公开等举措,杜绝拖欠民工工资;通过雨污分流、垃圾分类、边坡复绿等方式,公路创建有了绿色符号;通过安全双控、流动课堂、应急演练等活动,从源头上避免风险隐患……

两代人,三十载,共追一个交通梦。父亲从起重工到有自己的架桥机和团队,我从青涩少年到项目骨干,祖国交通事业从蹒跚起步到飞速发展,我们父女俩是见证者、建设者,更是受益者。在崇山峻岭间,在钢筋混凝土中,我们穿越了寒冬酷暑,为交通强国梦不懈奋斗。

走过肩挑手扛的穷困岁月,感受当下智慧建造的时代脉搏。我想,正是一代代交通工程人接续努力,才绘就出我国交通事业的宏伟蓝图。

踏着脚下修好的路,我们大步走向小康生活。

关键词:

责任编辑:Rex_03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诚聘英才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8-2020 tv.rexun.cn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热讯网 - 热讯电视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05723号-6
文章投诉邮箱:2 9 5 9 1 1 5 7 8@qq.com违法信息举报邮箱:jubao@123777.net.cn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