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友又在为别人的命运操心了。
主角是一位刚考上社科院的研究生,佤族女孩,叫南依。
她在某音发了一条视频,说自己休学回家,养胎待产。
(资料图片)
图源:网络
而她的老公,是一名理发师。
两人的进度极快,在一起一个月怀孕,三个月领证。
事情一出,迅速引燃舆论。
南依很快回应,却再次出乎大家意料之外。
休学待产的理由,竟是不想把男方让给别人。
即便她表示休学不是终止学业,人们也难以理解。
有人恨铁不成钢,认为她是恋爱脑,不知爱惜自己。
图源:新浪微博
有人指责她先怀孕再入学,会引起导师对女孩的偏见。
劝告责难言辞激烈,尊重祝福言不由衷。
上一次让网友这样的,还是马思纯。
和马思纯一样,南依坚信对方人品,坚信自己的选择,“不为别人而活”。
没多久,事情又有反转。
网友扒出事情的男主角,开了一家自媒体公司。
南依丈夫也不避讳,坦言自己从前开理发店,如今确实在做自媒体。
于是,新的猜测又来了——这一场引起舆论风暴的事件,是一场炒作。
但南依怀孕是真,结婚是真,休学也是真。
连官媒也下场“控评”,称休学待产是“私人事务”,无需他人评判,也不该占用公共空间。
总之,后续的走向,似乎都在告诉我们不要管。
但她姐依然想聊聊这件事。
因为,南依身上那种进步和落后的割裂,这些年我们在无数的公共议题中看到过,而这无关年龄、阶层和学历。
太多女性如南依一般,伸手触碰到了广阔的天地,又转身缩回了精心构筑的“牢笼”里。
或许我们要聊的是——
不是“南依们”做了什么。
而是“南依们”为何这么做?
对于一路关注南依轨迹的人来说,热搜上“休学待产”四个字宛如晴天霹雳——
毕竟此前她一度是读书改变命运的“代言人”。
南依是云南沧源县的佤族女孩,也是个小有名气的自媒体博主。
她仿佛自然斧凿的奇石,有着黝黑长发、小麦肤色、坚定的眼神,以及灿烂自然的笑容。
会在网上分享自己的求学经历、安利家乡美景、录制美妆教程……
风波之前,在南依拍摄的“变装视频”下评论最多的话是:
“好喜欢她的自信。”
先被自信打动,又因那份对命运的不屈而震撼。
处于中缅边界的云南沧源,2019年4月才正式脱贫出列。
而南依生活在其中一个2500人左右的村庄里, 是这个村庄里走出来的第一个研究生。
这简直像一个“奇迹”。
村子只出过两位去北京上学的人,前一位如今已经60多岁;
当地大部分人还是怀抱着“女孩子没必要读太多书”的传统思想。
但即便如此,南依还是从一个在地图上找不到名字的小学,一步一步,走到中央民族大学,又考上了中国社科院的研究生。
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也是社科院顶尖的的专业之一,培养的是“振兴民族地区教育、传扬少数民族文化的中流砥柱”,据传仅录取两人。
南依曾在视频里表示,“终于实现了穿着民族服装到天安门留念的心愿”。
而在第二次来北京报道时,也让家人共享了这份喜悦。
她用做自媒体赚到的第一桶金,带着家人坐飞机商务舱去了天安门。
无数人感叹:“这就是读书的意义。”
但,在本该开学的9月19日,南依却在社交媒体上公布了自己休学待产的“噩耗”,也就有了文章开头的风波——
即便她说得到了家人支持、学校理解,以后也会继续学业。
但大众依然无法理解这个,因为“不想把这个男人让给别人”才决定生下孩子、休学一年的离谱想法。
网友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纷纷说,“读书救不了恋爱脑”。
于是,此前她是带家人来北京的励志女孩;
如今她成了为了男人休学的“女性之耻”。
而后的发展更是热锅浇油般,越吵越烈。
有人指出南依的休学,会使得该校更不愿意录取佤族女孩 ,甚至不愿意录取女性。
南依老公的发言,更显得南依的选择太过被动与盲目:
“她很爱我,她担心不生下孩子有可能我们走不到最后。”
于是,人们在这个女孩的命运岔口,争论不休。
一方觉得,南依飞出了大山,但思想还留在大山。
另一方则认为,网友没权苛责个人选择,比如官媒下场评劝告声为“爹味发言”。
总之,事情从发酵,到吵上热搜,再到全民讨论,其速度与热度已远远超过了事件本身所承载的内容。
讲道理,当代网友已经不那么热衷于在网上当“老娘舅”了。
经历了春夏、张子枫、马思纯......女明星的恋爱品味洗礼后,仅少数人还在为“恋爱脑”愤怒;
大多数还是一句“放下助人情结“走天下。
为何这次,一个小小的自媒体博主的个人学业和婚恋选择,能引起如此轩然大波?
我想是因为,南依几乎算得上一个“符号”般的人。
少数民族、曾经的贫困山村、大山女孩……
作为女性,我们太知道,这样的每个标签落在女性身上意味着什么。
作为女性,我们也太知道,在这重重压力下,女孩要振翅高飞有多难。
有一张照片我记忆犹新——
画面中小小的女孩吊在绳索上,她是云南的傈僳族女孩余燕恰,在山险峡深中溜索渡江。
而冒着生命危险,风雨无阻往返于怒江两岸,只为了上学,有朝一日走出大山。
那年,她六岁,脚下是巨浪、前方是希望。
幸好,后来余燕恰迈入了医科大学,在今年她选择带着一身学识回到云南建设家乡。
但不是所有女孩,都有余燕恰的坚定与幸运。
贫困的生活中,女性第一个被剥夺的,往往是走进校园的权利。
这样的例子,有太多太多。
同在云南的罗小佳,于村子唯一的学校读到小学,后被家里以4000元“嫁”到了另一个贫穷山村;
登上联合国演讲的乡村诗人韩仕梅,曾因交不起18元的学费而辍学,后被妈妈以3000元“嫁”给一个负债累累的男人。
韩仕梅受联合国妇女署邀请演讲
不读书,往往意味着早早结婚生子、待价而沽;
因而很多女孩无比珍惜,能够学习的机会。
即便要一遍遍去山林深处割草卖钱;
即便为了省五元盗版教辅材料费,每夜里都点上蜡烛把借来的书抄写在本子上;
即便为了省钱,要赶十六七里山路回家背走一周要吃的馒头......
无论再苦、再难,也要读书。
但现实又无法预测。
辛苦劳作、努力学习,也仍不一定跑得过贫穷。
对于女孩来说更是如此,大山深处的观念也同样是巨大阻力。
“贷款都要给儿子读书,姑娘嫁出去收个彩礼。”
很多父母未必不知道读书的重要性,只是有限的资源要先留给家里的“兄弟”,其次才是女孩。
在大山中,多与少交织成了女性的命运。
孤儿院里女孩总在增多,即便是健康的孩子也会被抛弃。
课堂中女孩总在离去,所有人都觉得辍学、持家、打工、嫁人......才是她既定的命运。
“女孩读书有什么用?”
在这样的阻力下,想让一个女孩走出大山,就需要有人走进大山用尽全力,甚至一生来托举。
改编自真人真事的9.4分电影《遥望南方的童年》,讲述了这么一个故事——
2004年,江西宜春一个村庄里,乡村教师易明堂想办一个幼儿园。
结果在山村里难以推行,村民认为“没用”,质疑他“骗钱”。
后来他只得用祖宅做校、贴钱招生。
现实中这样的乡村教师并不少有。
80后的张鹏程,已经有了一头白发,他被孩子们称作“校长爷爷”。
为了建一所学校,他花了全部积蓄,甚至负债累累。
为了保证学生的营养,他自掏腰包购买食材、亲自下厨做饭;
所求所想,不过是保下这个学校,让更多的孩子们未来有更广阔的天地。
张桂梅校长更是如此。
学校由她几近乞讨般筹钱建造起来,孩子是她一个一个从大山中亲手抢过来的。
14年,几千名大山女孩,在张桂梅的目送下于华坪女高飞往大学。
她们成为了老师、医生、警察、律师、女兵......
这背后的代价是,张桂梅一身二十多种疾病,满手离不开膏药,背也一点点地弯了下去......
但她仍在托举女孩,保着一丝火种、护着一份飞出大山的希望。
这条路,确实太难太难了。
要与贫瘠的坏境、落一步的教育对抗,更要与无处不在的偏见为敌,才能艰难地走出来一个女孩。
这条路太窄、太苦,有着太多不为人知的眼泪。
所以其实她姐能理解,为什么南依的休学能引发如此大的反应。
因为知道这背后的艰难,所以不理解南依放弃的轻易。
这背后,是愤怒,更是惋惜。
惋惜一个被艰难托举出来的女孩,又因为“挽留一段感情”主动退了回去。
南依以后会怎样,我们所有人都不得而知。
或许她依然会有一个光明的未来,这段小小的插曲,不会给她的人生带来任何阴霾。
我也完全相信,一个可以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女性,有能力走出未来的任何泥潭。
可有没有一种可能是,南依本不必有这样一段插曲?
这的确是南依个人的选择。
但,她姐在南依的个人选择里,看到了太多太多女性的影子。
从前的李若彤,在事业顶峰之时选择息影,只因男友不愿她在娱乐圈工作。
现在的马思纯,毫不犹豫地选择恋爱而非事业。
张爱玲写尽男人的凉薄和女人的凄婉,到了自己,却还是“从尘埃里开出花来”。
余秀华冲破乡村、婚姻和残疾,却依然忍受了杨槠策那么久的无知和暴戾。
即便一个女孩拥有受教育和进入职场的权力,能够用知识改变命运,用工作实现自我。
但似乎,只要她进入了一段亲密关系,就极易退回原地,甘心屈居下位。
女性总是在通过付出、包容和牺牲,去换得关系的持续。
中年出走的苏敏阿姨,在丈夫是甩手掌柜的情况下,还忍受了他半辈子的言语和身体暴力。
她出走两年回到家,丈夫见到她说的第一句话是,“你还知道回来?混不下去了是不是?”
照顾家庭抑或追求自我,在丈夫眼中始终是不够好的妻子。
此前苏敏想过离婚,但总在担心母亲反对,担心影响女儿,担心自己成了婚姻的失败者。
婚姻不幸并非她的问题,却一度否定了她的一切。
事业有成、学识渊博的女性,也无法逃脱客体的命运。
一位网友的分享,让她姐着实心痛。
网友发现,自己的老师身为国内文坛小有名气的女作家,却没有属于自己的书房。
家里只有一间书房,丈夫放出了不给他书房,就睡办公室的狠话,倒逼她退让。
面对自我和关系的冲突,丈夫选择自我,她选择关系。
所以她只能在厨房里写作,还不无知足地说“厨房其实挺好的,没人打扰”。
这些都是个人选择,没错。
但上野千鹤子在最新著作《始于极限》中说:“个体越是坚持‘自我决定’,结构就越能被免责。”
我们要看到的,不仅仅是女性做出了这样的选择。
而是为什么,总是女性成为那个关系的维系者?
难道是女性本就更重视情感,更想维系关系?
“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形成的。”
关系的稳固本应由双方共同建立,但关系和家庭的稳固抑或破裂,却往往被归因到女性身上。
很多女孩在分手时都会听到那句,“你再也找不到像我这样对你好的人了”。
看似是男友真心付出,实则既夸赞了自己,又把分手的原因抛到女孩身上。
还暗指女孩需要努力才能抓住好男人,同时用“饥饿营销”的策略强调找到好男人之于女孩的重要性。
更不必说“女人是家庭的风水”“一个好女人会影响三代人”这种不绝于耳的烂话了。
ayawawa的情感课之所以能收割一批信徒,正是在于极度渲染抓住男人、维护关系是女性价值的唯一体现。
种种观念和行为看似由女性自己自发产生,实则是长久的规训提前埋好的预设。
所谓的心甘情愿,其实是被驯化后的伪自愿。
把个体选择从制度和环境中抽离,显然是偏狭的。
父权制的宰制下,女性即便得到一些自由,也难以脱离客体的语境。
即便是如今鼓励女性独立的时代,也依然满是无孔不入的偏见和绑缚。
“恋爱脑”和“双肩挑”总是指向女性,“家务”“育儿”“照料”这类词语始终抹不去性别的色彩。
女儿、姐姐、妻子、母亲的身份背后,潜藏着妥协、牺牲、付出、平衡的命题。
所以才得以见到,女性无论受教育程度如何、无论成就多寡。
只要被放置在关系中、家庭中,都极容易成为情感的维系者、关系的下位者、自我的让渡者。
女性难以拥有自主权。
最糟糕的是,很多女性内化了父权意识,心甘情愿地沦为客体并捍卫这种制度,而不自知。
强调女性自主本是我们向外投掷的冷箭,却反过来加固了对女性的束缚,变成了会掉头的回旋镖。
正如南依通过读书拥有了掌控自我命运的自信,却依然笃信用生育拴住男人的传统叙事,并用“自由”“个人选择”去维护这种叙事。
回旋镖最终打在了女性自己的身上。
冲破重重阻碍,却还是被拴在原地。
鼓励女性去上学去工作、向外爬向上攀,却无法撼动女性命运的根本。
或许,我们要改变的,不是南依的选择本身。
而是要让女性意识到,在选择背后起作用的那双“看不见的手”操控的、结构性的权力不对等的现实。
要让女性明白,维系感情并非单方的责任,恋爱和婚姻不是自己的脸面,更谈不上必需。
只有如此,女性才能拥有脱离传统叙事的勇气,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
希望女孩们终有一日,能如学者伊丽佳蕾畅想的那般——
“我将作为自己而出生,既不在母亲被界定过的子宫里,也不在父亲的话语体系中。”
“我拥有自己的生命。”
关键词:
责任编辑: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