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精选!考古||身为艺术家、富家千金的曲家瑞为什么要到康熙混综艺咖?

常看《康熙来了》的观众一定对妙语连珠、风格辛辣的曲家瑞曲老师不陌生。

她是大学老师、艺术家、富家千金,也是名校高材生。

▲ 本科就读于在设计建筑领域超红的Cooper Union(库伯联盟学院),在她口中,这是足以让在纽约念设计的人听到都跪下的殿堂级学校。

▲ 研究生则毕业于大名鼎鼎的哥伦比亚大学。而当别人夸赞“哥大世界排名前十”,她会克制上扬的嘴角,淡淡说一句,“有那么好么?”

▲ 小S下结论,她的字典里还真没有客气这件事。

学成回到台湾后,她在实践大学教书:

▲ 教学风格幽默风趣,私下跟学生打成一片,广受好评。

她也是艺人。不惑之年,机缘巧合下,勇敢地踏足了娱乐圈。

▲ 结束一天繁忙的教学,还得风尘仆仆从学校赶去电视台录影。

▲ 节目上的她口若悬河,舌灿莲花,常逗得大家捧腹大笑。

▲ 偶尔也会因为情感充沛泪洒现场。

▲ 然而,面对男嘉宾们对女生的指指点点,她更是那个义愤填膺敢于直接发声,喊他们去照照镜子的人。

她才华横溢,玩起跨界来简直如鱼得水:

▲ 参演电影。

▲ 出单曲,拍MV。

▲ 写书,通过文字传递力量。

当然,她最根本的身份还是画家、艺术家。

▲ 同时也是一位收藏家,收藏来自世界各地的娃娃,并且能娓娓道来每一个的故事。

最近曲老师的个人画展刚在台北诚品画廊结束展出。

这一次的作品有她自己的两幅自画像:

▲ 用炭笔绘制的大头近照(创作于2020年)。

▲ 侧身照,对身材状态毫无保留不加修饰(创作于2022年)。

▲ 她说,自画像更像是创作中阶段性总结自己的一个过程。下面的这张(2022)已经卖了……上面的(2020)还在出售中,标价56万台币(12万7千人民币)。

同场的作品也有她为82岁年迈的母亲绘制的两张画像:

▲ 不爱被画的曲妈妈,两年前摔跤做了髋关节手术,康复后立马答应成为画中人物,想要留住晚年时光。她特意从衣橱里选了这件很多年前在伦敦Ferragamo买来的衬衫,因为当时陪在身边的是已经过世多年的曲爸爸。

▲ 曲老师曾晒出一开始的底稿。不难发现,在描绘这件充满意义的衬衫时,她的笔触极尽柔软细腻。

▲ 完成后,整幅画的颜色是欣欣向荣、绚烂多彩的,曲老师说这代表着希望,希望自己可以陪在妈妈身边久一点,更久一点。

▲ 另一幅关于曲妈妈的巨大画像,是她坐在椅子上翘脚拿着遥控器转台的样子,很稀松平常,却也最温馨自然(这幅标价111万台币,仍在售)…

▲ 拄着四爪拐杖的母亲来画廊支持女儿。

成为画中人的还有她的小侄子(弟弟的儿子):

▲ 这张名为《翰翰Maxx》的作品是这次展出里等身画像系列中创作的第一幅。2020年7月,《一条》采访过曲老师,拍下了她在自家工作室作画的过程,当时笔下的正是这幅(图源:一条)。

▲ 她用色彩表达光影,让画中才3岁半的侄子稚嫩的脸庞上充满了沉静的力量。

同样被画的还有普通人,包括这位街角便利店勤勤恳恳工作二十载的店员:

▲ 看康熙的朋友一定都记得,曲老师热爱深夜逛便利店,对补货时间如数家珍,自然也跟店员们关系熟络。这幅画的主人公光宗,是她家附近便利店的员工。她用画笔描绘出他日常工作时最司空见惯的状态,却也表达了为生计打拼的敬业精神。别看主角是籍籍无名的小人物,这幅画是这次画展里第一幅被卖掉的作品。

▲ 曲老师的这个背影,说她57了,谁信啊!

展厅里还摆放了她作画时的工具车,试图最大程度还原作画场景:

墙上挂着的那小小一幅,正是曲老师当年最得意的作品:

▲ 她曾在《康熙來了》聊过这幅画,是通过用各种颜色表达冰箱里的食物来诠释“室内”主题,最后获得了高中AP美术素描组的最高分,还登上了当地的杂志,也为她赢得了Cooper Union的offer。

绘画,对扎根这个领域几十载的曲老师来说,更像是一种直抒胸臆的方式。

▲ 比如,展厅的墙上写着她这个系列的创作初衷,选用丰富的色彩组成主角脸上的肤色、光影,就像是留住生命里充满不确定性的时间…

▲ 前些天,她上伟忠哥的广播节目《哎!我说到哪里了!》还提到,她认为画作最重要的并非炫技,而在于想要表达的故事和背后的概念。她用她的色彩和笔触讲故事,传达情绪,让观众们从看似平静的表情下读出人物澎湃的内心。

一般有艺术家和大学老师身份加持的人是不屑于去混娱乐圈的,为什么曲老师却执意如此。这位五十多岁的女人,她那神秘莫测的家世,并非一帆风顺的成长经历,还有她从内而外散发的无穷活力,无所谓年龄、社会偏见的束缚,竭力活出自己的样子,都值得我们好好研究一番。

今天就让我们来聊聊她的故事。

优越的家世背景

还记得么?之前在聊连战家族的时候,提到连胜文和蔡依珊刚结婚时租住在了离父母家很近的大安路一段豪宅,而那套房子的屋主正是曲老师所在的曲铭家族,点这里回顾。

家底丰厚的连家都要问他们曲家租房,可见曲家这深藏不露的雄厚财力还有通达人脉。

用蔡康永的话说,鲜有画家会在大城市的市中心拥有自己的工作室:

而曲老师,她就有,还是两间,位于寸土寸金的仁爱路四段。

▲ 一间画室(图源:一条)。

▲ 一间工作室,收藏了一整面墙的娃娃(图源:康熙来了)。

▲ 附带一个充满艺术气息的厕所,墙上布满了她的即兴涂鸦。

▲ 还有一个堆得满满当当的衣帽间。

▲ 而真正的住家在楼上,窗明几净,目光之所及都是古董物件,这也是她跟爸妈一起居住的房子。

▲ 别人眼里最繁华的黄金地段,对曲老师来说,只是她从小长大的地方。

别看家底殷实,曲老师真没什么千金大小姐端着的做派,毕竟她个人的学识、才华都远比家世还要耀眼。只有在偶尔聊起父亲过去带着全家旅游的经历时,才会不经意地透露出曲家的不菲财力。

▲ 比如她曾在康熙绘声绘色讲述的“东方快车丢包记”,发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欧洲(她还在读大三,大概是1987年),当时搭乘的就是票价超贵的满是丝绒的头等舱……

▲ 父亲的公文包在列车上被偷后又失而复得,尽管钱没了,但证件都在,全家便开心地跪谢列祖列宗,还在巴塞罗那当地酒店开了最大的总统套房庆祝。

至于曲家到底多有钱?

在曲老师出道前,外界其实是知之甚少的。一是因为像很多闷声发大财的商人们一样,曲家行事作风相当低调;二是,曲爸爸虽然行业地位不低,但鉴于渔业本身较为冷门,自然不惹媒体注意。

直到曲老师踏足娱乐圈,在各大综艺节目横空出世,漫不经心谈起自家家底,才激发了大众的无穷好奇心,想要挖掘一二。

她的父亲曲铭,是铭泰水产公司的董事长。听起来好像只是一间普通公司,实则大有来头,其业务经营范围涵盖远洋渔业、水产、物流及冷冻食品等诸多领域。

而他本人则被认为是“台湾渔业巨子”,在整个行业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著名作家三毛就曾在自己的《稻草人手记》一书里提过他:

有一次我问渔业界巨子曲先生,对于大加纳利岛的印象如何,因为他每年为了渔业的业务总得来好多次,他说“没有个性,嘈杂不堪,也谈不上什么文化。”

▲ 而三毛就定居在大加纳利岛。图为她跟荷西居住的小屋。

曲铭本是辽宁大连人,曾赴日本一桥大学留学,后去到台湾,与人合伙开设了水产公司,从代理日本大洋渔业的产品开始,渐渐做了起来,成为了整个渔业界资格老道的前辈、话事人。

▲ 出自《台湾渔业推手阙壮狄》一书。

▲ 图左是他写的书,图右是写的关于他的书。

▲ 2012年5月,曲老先生去世时,台湾水产电子报社长写了一篇关于他生平的回顾,更是标注了一长串洋洋洒洒的头衔(出自2012年6月的《渔业推广》)。

至于曲妈妈,名叫张兰,黑龙江哈尔滨人。

▲ 嫁人之后冠了夫姓,如今是曲父留下的公司的代表人兼大股东。

▲ 曲老师曾在微博上提过,妈妈是在哈尔滨出生的。

▲ 按今年年初她完成母亲画像后分享的文字来看,曲妈妈已经82岁了……推算是1940年前后出生,跟1919年出生的曲爸爸相差了21岁。

▲ 曲老师曾说,父亲很晚婚,父母结婚时,父亲的年纪都可以做母亲的爹了……但正是因为在事业上奋斗多年,准备妥当了才踏入婚姻,他对母亲疼爱有加,没让她吃过一天苦。

婚后火速开枝散叶的曲爸爸曲妈妈,一共生了四个小孩。年龄间隔都不算大,可以猜想还是有赶进度、添“子”的压力存在。

▲ 曲家四姐弟的合照。

▲ 根据家族公司的注册地址可以找到四姐弟的姓名,按长幼排序,分别是:长姐曲家瑜、老二曲家瑞、弟弟曲家林、小妹曲家玮。

简单说几句姐弟们的状况。

▲ 一家子都是高材生,姐姐曲家瑜,耶鲁毕业,弟弟曲家林,研究生是牛津的(出自曲老师的社交平台内容)。

▲ 几个孩子里,姐姐弟弟常住台北,只有小妹选择了定居美国,寒暑假才会回来。

除了曲老师活跃在荧幕上,家中其他成员都相当低调。曾经一度弟弟曲家林也成为过媒体关注的焦点,却并不是什么好事。

▲ 曲家林,长得超像爸爸曲铭。

▲ 2006年爆出他卷入了台糖高管龚照胜的官司,因两人私交甚笃,曲家林名下的“百万网”未走正常招标程序就与台糖旗下化妆品“诗丹雅兰”签订了独家合同,涉嫌违法。

▲ 本来媒体报道针对他的诉讼刑期高达5年半,但待到08年的一审、二审,竟都成功获判了无罪。之后,鲜少再在新闻上看到他的名字。

矛盾的成长经历

曲家瑞,1965年5月3日出生,在家排行老二。明明家境优渥、看起来什么都不缺的她,成长阶段却一直觉得自己一无所有。

回过头看,她口中那漫长的几十年的自卑自怨自艾,自是有形成原因。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一是“重男轻女”的底色无法更改。她的出生像是在宣告父母生子希望的又一次落空。

四十好几才成家的曲父,本来传宗接代压力就大,盼着二胎是个儿子,结果又来了个女孩,颜值还跟老大相去甚远,再加上事业波折,难免怨气丛生。小朋友总是能很敏感地察觉,她到底被不被家族欢迎。

▲ 出自曲老师社交平台内容。

四年后,父母如愿生了儿子……她更成为了那个“夹芯板”。

上面有更漂亮的姐姐,下面有听话懂事的妹妹,更别提还有个被视为传承香火的弟弟了,曲老师常自嘲她是那个最丑、最不得宠的小孩,所以从小就学会了察言观色,但只是静静记在心头,不发一语。

二是多子女家庭的孩子无法避免的互相竞争较劲。

做不到一碗水端平,父母的偏心客观存在。时至今时今日,曲老师已经年过半百了,依旧会认为母亲更疼姐姐弟弟妹妹,而不是她。

鉴于弟弟是男孩,众星捧月,妹妹是老幺,年龄相差甚远,只大她一岁的姐姐就很容易变成了假想敌,当然更多时候是父母在教育上的错误引导,让她事事都想跟姐姐一争高下。

▲ 姐姐有的,她都要一模一样的,有时候甚至会故意跟姐姐抢玩具、抢衣服。细看这钢琴,可是六十年代的雅马哈!

在她的描述里,姐姐太优秀了,像是仙女下凡,而她呢,长相不如,成绩功课也不如。

▲ 其实翻看小时候的合照,在我们外人眼里,姐妹俩真的没什么差别……两张图里曲家瑞都是左边的那个。

长大后,姐姐轻而易举就考取了耶鲁,而她明明都拿到了耶鲁艺术学院的奖学金,最后竟然还是失之交臂。

▲ 就算很多很多年以后,早已功成名就,成为了无数人的心中偶像,曲老师提起当年硕士未被耶鲁录取之事,依旧情不自禁在演讲台上痛哭流涕。可见,青少年时期深埋在心底的痛苦和不甘,真的会在冥冥中影响一生。

▲ 也是很多很多年后,她才想明白,姐姐远比她以为的要爱她,并且以她为荣。

三要归结于父亲教育方式的严苛,整个家庭环境的严肃压抑。

▲ 她怕父亲,她也爱他,在父亲去世后,每每提到他,她都会哭。

传统中国式的家长都大同小异,内敛、从不轻易表达情绪,他们在外头呼风唤雨,回到家后却只是板着张脸沉默寡语。

曲家瑞心底的父亲一直都是这样,沉闷、严苛、古板,用她不喜欢的方式管教着她。这样的管教里还带着陈旧思想的打压,更像是父母对子女的一种PUA…

每一句“嫌她不如人”的谴责、“喊她少说话”的教导,或许从父亲的角度出发,是要她收敛锋芒,但对青少年时期的女儿来讲,是扎心的,痛苦的,是让她陷入无端自我怀疑,丧失自信的根源。

所以她叛逆,想要反抗,想要证明。

▲ 撒谎、偷钱,更像是一种吸引父母注意力的方式。

很长一段时间里,她都想着要逃跑,逃离这个家,不管是读书还是嫁人,反正躲得越远越好。

但人生就是很奇妙……最后一直贴近陪在父母身边,跟父母同住的,也是她。

其实父亲当然是爱她的。

▲ 比如她小时候学钢琴,被老师夸赞是天才,父亲便迫不及待想要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才能培养她,只是最后顾虑太年幼不舍得送去维也纳而作了罢。

▲ 长大后一直以为父亲看不上她的绘画,不屑于她走这一行,直到父亲离世后,才在他的抽屉里发现了他把她童年时的随手涂鸦悉心珍藏。

只怪太年轻,总会认为父母的爱理所当然,会贪得无厌地索取,也会蛮横无理地任性。待父母年迈时,再回头看,作为子女,有太多的不舍和遗憾。

▲ 2012年父亲去世几个月后,曲老师回到节目上,禁不住声泪俱下。

翻看曲老师的履历:

▲ 出自实践大学官网。

真的是在台北绝佳黄金地段长大的小孩。

▲ 从小就读的复兴私立学校就在她们家步行一分钟的范围内,有幼儿园、小学、国中、高中部。

如她所说,初中的成绩不够好,父母担心继续这么下去会考不上好大学,高中时便把她送去了美国。

▲ 也因为成绩不够好,就算在初三那年高票当选了美术股长(类似于课代表),还是被老师一句话驳回了…这件事让她伤心了许久。

16岁的她在纽约的寄宿学校The Masters School就读:

刚去的时候,英文差、成绩更差、没有朋友,内心深处觉得自己是被父母抛弃在异国他乡,世界简直一片灰暗。

画画成了她排解情绪的唯一方法。

说来也算幸运,她遇到了改变她一生的绘画老师,是一对夫妻,他们对这位亚裔面孔的小女孩格外照顾,也对她展露的绘画天赋不吝夸奖。

▲ 翻看当时的日记,还没成年的曲家瑞用端正的字迹一笔一画地写下,“我想他们两位是第一次喜欢我的老师。”

有时候,老师的一句夸奖真的可以埋下一颗种子,改变一场命运。

从严苛的教育体制下走出来的小女孩,放下了她怯生生看待世界的眼光,在这里,她找到了自己擅长的事,并且每一次尝试都会收获褒奖和鼓励,赞美的力量就此战胜了内心的自卑,她毫不怀疑自己的天赋,并且越战越勇。

高二时,她的作品《吸尘器》被送去了纽约州参赛,得到了高中素描组冠军;高三时,那幅引以为豪的彩色抽象画破例获得了全美高中AP美术素描组的最高分,也为她申请到了Cooper Union。

当然,远在天边的爸妈还是偶尔会想插手她的人生,比如安排她去上曼哈顿音乐学院的预科班主修钢琴,希望可以走大家闺秀路线,去当个钢琴家、演奏家。

而已经找到毕生所爱的她,不再是那个唯唯诺诺言听计从的小女孩,最后终于如愿跟随自己的心意走上了绘画之路。

学艺术是场韬光养晦厚积薄发的过程,而曲家瑞在这个过程里不停地自我寻找,找灵感,找风格,找自己。

在纽约求学的那些年里,她从过去那个不自信的姑娘:

一步步蜕变,变得会打扮,变得有腔调:

▲ 1987年已经开始在哥大读研的曲家瑞,留着帅气的短发。

▲ 跟爸妈一起站在哥大著名的台阶前。

▲ 再到1989年,她留起长发,扎着马尾辫,坐在纽约午后的阳光里小憩。

▲ 1990年的哥大毕业典礼。

研究生毕业之后,一心想着逃离父母的曲家瑞选择留在了纽约。

▲ 用她的话说,想要闯一闯,实现美国梦。

只是现实远比想象残酷。

▲ 很久之后,她用白日梦来形容这七年。

比大多数人幸运,曲爸爸很早之前就在纽约购置了房子、车子,她不用考虑租金或者还贷问题,家里寄来的零用钱也没有上限。

▲ 当然,父母这么做的本意是希望她能找一个门当户对的对象,不至于被小恩小惠哄骗,显然,事实未能如他们所愿。

但身为艺术家,眼看辛苦拿到的硕士文凭等同白纸,苦心钻研的绘画作品没人赏识也无法养活自己,只能在不断的自我寻找和怀疑里,苦苦挣扎。

▲ 她做过很多杂工,不过大部分时候还得依靠家里的补贴度日。

1995年,曲家瑞花了几个月的时间临摹出一幅米开朗基罗《创世纪》里的人物。

▲ 即将迈入30岁的她和自己的作品合影。

也是差不多同时期,她关在家里创作了一本儿童读物,结果被当时的男友署上了他的名字,也没拿到一毛钱版税。

▲ 现在还能找到这本1996年出版的《Milton》。

1997年,爸妈再也无法接受她在美国的放任自流,强烈要求她回来。

老实讲,在纽约漂泊了16年,早已习惯了脱离父母管控、无拘无束的日子,再选择回来,内心深处定是充满挣扎的,生怕又要回到过去暗无天日被打压的岁月。

▲ 曲爸爸催婚、催生,都能把她的个人问题跟社会人口结合在一起谈大道理……

但32岁的曲家瑞,还是回到了熟悉的地方。先是在父亲公司帮忙翻译文件,拿着微薄的薪水浑浑噩噩度日……

之后恰逢实践大学新开设科系(媒体传达设计学系),她有了机会去教书……

这一教,就教到了现在。

▲ 图为2004年,即将迈入40岁的曲家瑞。

特别的意外走红

不惑之年,踏足娱乐圈,成为艺人,名声大噪,是意外,也不算意外。

蔡康永曾说,他认为曲老师在节目上的“疯”一部分是因为现实生活里被压抑了太多的能量,急需一个窗口释放。

又碰巧,她身材惹眼火辣,言辞犀利,快人快语,完全颠覆了一般为人师表的刻板印象,再加上前半生丰富多彩的人生经历,和那绘声绘色讲故事的能力,似乎都注定了她会在萤光幕上大放异彩。

她在节目中睿智又搞笑,她跟小钟的爱恨情仇,短短几集,效果十足。

▲ 小钟(钟昀呈)比她小6岁,是“咻比嘟哗”的成员,就是那个有吴宗宪(点这里)、刘畊宏(点这里)和小马(倪子钧)的组合,团体解散后,小钟以冷笑话、“蹩脚”魔术走跳在各大节目当通告艺人。

显然,男人配不上她。

▲ 面对曲老师给面子的示好,一副不情愿的样子,还一再推托自己的爸妈会想要生小孩(暗指女方不能生)……真的蛮失风度的。事到如今十年已过,小钟还是未婚无孩状态。

但偏偏能从他们的交集里看出那么一点CP感……

这样的CP感是曲老师给的,是曲老师的真诚、真挚将爱推进、点燃……

▲ 她夸赞小钟是演艺圈的达芬奇,没有任何人能取代。

▲ 就算违背妈妈意愿也要上节目和他同台。

也正是因为在节目上掏心掏肺、敢爱敢恨的态度,让她在两岸三地华人圈子里拥有了巨大的影响力。

▲ 还曾代班主持过康熙。

但清醒如曲老师,早就意识到娱乐圈的热闹喧嚣像是一场注定会谢幕的表演。在康熙尚未停播之前,她就已经萌生了退意。

▲ 2020年底《人物》关于她的专访,她在自述里说道,综艺消耗了太多能量,她想要及时撤离。

于是乎,推掉大量通告,她把自己放回到了校园,回归创作:

▲ 2019年在苏州的个展(图源:一条)。

也花更多时间陪着母亲到处旅行,找寻过去的回忆。

▲ 社交平台都是分享陪着妈妈到处走的照片。

▲ 偶尔只会上上《小燕之夜》,分享带妈妈旅游的心情。即使年过半百,有妈妈在身边,永远都可以做一个小孩。

大众依旧会好奇她的私生活状态。

▲ 随便一条po文都能引发议论纷纷,害得她得立马澄清强调“纯友谊”。

▲ 她不需要婚姻,但不得不说,她身穿婚纱的模样又真的很美,是一种最适合她的,独自绽放的美。

终于说完了曲老师的故事。

很多人不理解,为何一位富家千金要频上电视混成综艺咖,像我们之前写过的康熙小咖们(这里可回顾)、罗妹妹(这里可回顾),还有Makiyo(这里可回顾),她们有的出身贫寒,有的演艺事业没太大的进展,不得已靠在综艺里出现混个脸熟,拿点微薄的通告费。本来像曲老师这个阶层的人一定是不屑为之的,但是她偏偏反其道而行之,坦坦荡荡高高兴兴上了综艺,成为我们熟悉的康熙综艺咖之一。

最大的原因,曲老师自己说了,是为了彩衣娱亲。

她说上节目聊东聊西,很大程度是希望住院的父亲百无聊赖间转转遥控器能看到她,博他一笑罢了。

因为在她三十六七岁的时候,当时已经年逾八十的老父亲在一次跌倒后受伤严重,加上后续手术不顺利,身体状况大不如前,基本上无法再自我行走,需要一直坐着轮椅。

▲ 出自曲妈妈前两年摔倒后曲老师更新的社交平台内容,回忆了当年往事,生怕会重蹈覆辙,幸好曲妈妈康复得当。

用她的同事,也是同科系主任谢大立(实践大学创始人谢东闵第三子 )的话说,曲老师很长时间里做的事本质上都是为了取悦爸妈,渴望得到爸妈的认可。

她也想用自己的活力、能量去感染病榻上的父亲。

这才让我们有机会看到了节目上的她,自信的,直白的,坦荡的,豁达的。

▲ 她敢说自己当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纽约东方一枝花”。

▲ 没有任何包袱地跑来卸妆,被笑说像郑中基,像午马……

▲ 拿她找不着对象开玩笑,给她配了“寂寞寂寞就好”的专属BGM,也没有生气,而是一笑置之。

▲ 她带着收集的二手娃娃上节目,说了那个最著名的“交换青春”的故事:在新泽西州一户人家的自家周末甩卖上遇到了这个“Dancing Barbie”,她用27块美金从想要买卷发器的小妹妹手里买下了这个娃娃,她说,“我不想长大,而她想长大,所以我们在台阶上交换了青春”。这句话后来成为了她的一本书名。

其次,她也想用这样的方法,让更多人看到自己,更用自己的遭遇去感染他人。

她很坦诚,在节目上分享过历任男友,帅的、艺术范的、满身肌肉的,她曾有过太多次坠入爱河的心动瞬间,每一次都一往无前,每一次都义无反顾,每一次都遍体鳞伤:

▲ 大学时期的帅哥……

▲ 抢了她著作署名的那位。

▲ 还有她心甘情愿为他刷马桶结果惨遭劈腿的……

▲ 被质疑眼光时,她会振臂高呼,“你们是没有得到他才这么说的”,哈哈哈……实在效果十足。

世间奇人千千万万,很多厉害的人不为人所知,正因为曲家瑞主动出现在大众熟悉的综艺里,让很多人认识了她,很多人都爱她,爱她的文字,爱她的表达,爱她的通透,爱她的洒脱。

外人眼里的她,富家千金,走路有风,说话大声,嬉笑怒骂,充满自信,她却很坦诚地表示,这是为了掩饰心底的自卑。

▲ 就连学生也说,她收藏来自世界各地的娃娃,不过是填补空虚寂寞的方式。

但充满自我冲突又如何呢?人本来就是个错综复杂的矛盾混合体。

曲老师愿意拿她的亲生经历出来分享,给太多身处相同困境的年轻人以榜样力量,鼓励他们不要踟蹰不用彷徨。

她教他们要成长就必须要学会直面痛苦的记忆,学会诚实接纳自己。

原生家庭的“重男轻女”、父母有意无意的打压,真的很容易让孩子变得不再自信,怯懦自卑,就算长大后名利双收,依旧需要用尽全力去弥补看不见的裂痕。

▲ 曲老师曾在节目上红着眼眶说,那些心底的痛从没有因为时间流逝、因为掌声鲜花就被轻易覆盖,夜声人静的独处时分,回忆和伤痕席卷而来,吞噬着她……

不被爱的小孩,很长一段时间都在努力向父母,向这个世界证明自己值得被爱,最明显的体现便是讨好型人格。

对待友情,她耍尽百宝,散尽钱财,千方百计想要融入,最后猛然惊觉自己不过只是依附在他人身边的跟班。

对待爱情,那些曾经出现在生命里的爱人,总是毫无保留地付出,但真要谈婚论嫁时,又异常清醒恐惧。她穷其一生都追求真正极致的、纯粹的爱,宁可和良缘擦肩而过,也不想有朝一日因为破碎而心生后悔。

对待亲情更是如此,她在创作上的崭露头角,在节目里的肆无忌惮,某种程度上都是为了向父母证明,自己今非昔比,自己值得被爱。

▲ 父母才是情感上勒索她最多的人。

▲ 父亲在世时对外人介绍,总是更愿意提她是老师,而不是画家……

▲ 去年,她荣升了副教授,特意把证书放在了爸爸的书桌上。

家庭教育衍生出的巨大不安,伴随一生。这种不安当然也有好有坏,好的是即便身处五光十色的娱乐圈,浮华之下,也能居安思危;坏的是,自卑自负混合,往往活得相当辛苦,内耗极大。

▲ 曲老师在《南方人物周刊》2020年4月的一篇文章里自述。

也正因为敏感细腻,置身于嘈杂的人世间,更要学会正视自己的内心,去找寻真正想要的答案。

这便解释了最后一个原因,艺术家当综艺咖也是艺术家不按常理出牌的一部分,更重要的自由地选择自己的工作是为让她“找到自己”。

曲老师在很多采访里都反复提到一个关键词,“找自己”。

▲ 这显然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解决的问题,是伴随一生的课题,即便50了,即便有所成就,她还在找自己。

相较于太多人,机械性地重复劳动,曲老师是幸运的,她找了自己热爱同时也是擅长做的事,艺术家创作最重要的部分不就是颠覆么。

绘画是她的职业,是她和这个世界对话的方式。

▲ 她通过自画像探索、寻找自己,不是那个镁光灯下被鲜花掌声包围的自己,不是美颜相机滤镜加满看不清纹路的自己,而是画出最真实的容颜,表达当下最切实的心境。

她收集来自世界各地的娃娃,跟它们对话,同时也在跟自己对话。

包括后来上节目走红,玩跨界,挖掘了不曾被看到的无限可能,也用她的影响力感染其他人,何尝不是迎难而上,“找自己”的结果?

人生啊,注定是在自我寻找的路上,无论你是贫家小孩还是富家小姐,生存下来,是第一步,然后自我突破,自我修炼,自我愈合是第二步。

这条路那当然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于是就有了第三步,要懂得坚守,耐心等待。

曲老师说过去的自己一直在等,等着机会的到来,等着慧眼识珠的人……

她渴望被重视被注意,她也会惶恐会害怕:

这些细碎的情绪只能通过画笔流露进作品里。

而康永哥在很多很多年前的一句话点醒了身处迷茫中的她。

人生只活这一次,一定要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不用面面俱到,不用在乎周遭世俗的眼光,甚至不用去计较结果,请遵从自己的内心,为自己而活!

回看曲老师研究生毕业后在纽约的七年,庸庸碌碌,常被笑说荒废时光。又怎样呢?每个人的花期不同,大器晚成的比比皆是。

四十岁五十岁,人生的下半场才刚刚开始。

看看曲老师,不管是身材还是状态,早已将年龄这个数字抛之脑后。

▲ 她健步如飞,她雷厉风行。

▲ 她说她在追赶自己的人生。

三毛曾在书里写道,不放弃对生活的热爱和执着,在有限的时空里过无限广大的日子。

57岁的曲老师,正在实践着这句话,在坚持做自己的路上,自信潇洒,也用她的魅力感染着我们每一个人。

这短短的一生,要活成自己喜欢的模样啊,加油!

关键词: 康熙来了

责任编辑:Rex_07

推荐阅读

当前动态:被高估的大S

· 2022-12-07 15:58:54

dx12和dx11_dx12 DX版本

· 2022-12-07 15:07:10

益阳区号0731_益阳区号

· 2022-12-07 14:55:41

不孚众望_不孚众望的意思

· 2022-12-07 14:57:56

chrome os操作系统_chrome 17

· 2022-12-07 14:59:23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诚聘英才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8-2020 tv.rexun.cn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热讯网 - 热讯电视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05723号-6
文章投诉邮箱:2 9 5 9 1 1 5 7 8@qq.com违法信息举报邮箱:jubao@123777.net.cn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