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杨丽萍,撑不住了……

孔雀是骄傲与完美的象征。

跳孔雀舞的杨丽萍,向来可以自如地与外界共处,可最近她宣布解散「云南映像」团队,历经过各种人生风浪的她,对于这次团队解散的事情,伤心落泪。

她说:“这次疫情真的太残酷了,没有办法继续生存下去了。”

她看着自己珍爱的舞者离开「云南映像」,曾经杨丽萍用自己的力量让他们从乡下的田野里,走上舞台,如今只能看着他们的背影落泪。

无奈。惆怅。不舍。

“整整两年了,两年多,我们一直在坚守着……我不想放弃,我知道很多人比我们更艰难,他们失去的更多,有的人甚至失去了生命。”

与钟爱的舞台说再见,悲情地刺痛了她的神经。

她当然很清楚舞台短暂,生命也很短暂,只能战胜脆弱的自我。

杨丽萍一直在走离经叛道的道路,她在集体中是孤独边缘的,小时候,奶奶在她的手心画过一只眼睛,告诉她,“跳舞是与神对话”。

这句话一直留存于杨丽萍的肉身与精神中,杨丽萍知道自己的舞蹈绝不会泯灭。

只是,世事无常,疫情残酷——不止舞者正在离去,很多人,都在告别自己的舞台。

或许,后会有期;或许,后会无期。

“20年前,我怀着梦想把我们的族人从田间地头带到舞台,如今却要让你们离开,但我相信我们心里的舞台一直在坚守着。”

上次,杨丽萍解散团队是2003年非典时期,当时《云南映像》舞者们筹办了首演舞蹈,台下却没有一位观众,只有三台摄像机在录像。

2003年非典期间《云南映像》排练现场

原本在酒店定下的庆功宴没办法退掉,杨丽萍拿着话筒哽咽落泪,这是她第一次当众流露脆弱的时刻。

杨丽萍只能被迫解散了团队。

孩子与乡民们又回到了自己的村落里,19年过去了,她没有想到的是,因为疫情,同样的故事发生了。

杨丽萍不是个害怕困难的人,但这次疫情没能让她撑住,他们又一次失去了舞台。

长期在舞台上表演的杨丽萍,对于布景、灯光、走位等各种细节,都有自己强烈的主见与要求。

2012年,在春晚舞台上,杨丽萍表演《雀之恋》之前,彩排时,她会让人替她在舞台上表演, 而自己站在摄像机后,寻找最有表现力的角度与景别。

身在高处的人,并非真的不食人间烟火,平日里她吃什么都无所谓,让她吃咸菜也行,坐不坐头等舱,住在什么样的地方,她对这些没有要求,但只要关于舞蹈,所有的事情她都要做到最好。

拍摄:肖全

在舞台上,她是主宰着一切的人,杨丽萍不停地要求更好,她自我而认真,偏执到令人不解。

这样极度苛求完美的人,必然会引起共事者的不满,团队的人会朝她发牢骚,甚至是发脾气,杨丽萍是急性子,她认为急性子的人很适合做艺术家,富有激情。

拍摄:肖全

她尊重了自己的天赋。

小彩旗是杨丽萍四妹的女儿,从一岁半起就跟随她学习跳舞,小女孩五岁那年上台,表演《云南映像》,展现出惊人的天赋。

在外界看来,小彩旗天资惊人,她也唯独对姨妈杨丽萍心生敬畏,“我觉得自己当着她面跳舞,我跳不出来,有次姨妈让我即兴,最后我哭了”。

杨丽萍在舞蹈上非常偏执,严格要求外甥女的每个舞蹈动作,跳不好就要一直跳。她的存在,对小彩旗来说,是有压力的——“在我心里,她就是大师”。

小彩旗与杨丽萍

与杨丽萍不熟悉的人,会觉得她这种艺术家的性格不好相处,但其实她并非只专注于自己,她只是全身心沉浸在对世界的艺术感受当中,对外界的每个细节都很敏感和关切。

这种关切是一种审美的本能。

杨丽萍个性直爽,在春晚跳《雀之恋》时,有人说,只有公孔雀才能开屏,她像个孩子似的回答:“那我喜欢啊,怎么办?”

拍摄:肖全

杨丽萍有着自己独特的气场,她不走寻常的世俗路,她为舞蹈而生。

生为白族人的她在乡村长大,到云南洱源丰收或节日的时候,杨丽萍就随着大人跳舞祭神,她在万事万物中,都能觉察到舞蹈的轨迹。

童年时期,杨丽萍观察水怎么流淌,云怎么飘动,然后将看到的景象化身到舞蹈里去。

在乡间田野长大的她,最爱的就是孔雀,她形容在开满荷花的湖边,菩提树上飞过的绿色孔雀开屏时,如光线般一点点放射出来,令她动容。

十三岁那年,杨丽萍在学校做操时,被选进西双版纳州歌舞团。

她最初做舞者的日子,非常艰苦,歌舞团要求舞者们下乡,一年大多数时间,杨丽萍都在乡下。

不少年轻人都受不了,杨丽萍没有,她喜欢与大地、牲畜一起生活。

正是那段时间的经历,让她拥有了舞者的灵性,她每天观察孔雀怎么开屏,如何发出声音。

孔雀开屏的瞬间,杨丽萍泪流不止,她感到自己的精神世界达到一种最高的体验。

她深深痴迷于那个令人屏住呼吸、内心备受震撼的场景,从那时起,杨丽萍就确认了自己终其一生都要创作参与的课题:孔雀。

拍摄:肖全

“为什么要舞蹈,不是为别的,是为了你的生命需要,你的生活里面存在这种感觉。”

她的孔雀舞跳得愈发纯熟,只差一个时机。

转机发生在1979年,由杨丽萍主演的大型民族舞剧《孔雀公主》,舞姿动人优美,她被更多的人看见了。

无数中国人在电视机里,看见了杨丽萍的倩影。

那种既抽象又具体的肢体语言,让她以一个舞蹈家的身份,建构起舞蹈观众的审美体验。

一年后,22岁的杨丽萍被中央民族歌舞团调到北京,她不喜欢大量的常规训练。

那个年代大家都在跳芭蕾舞,她认为这些训练压抑了舞蹈的灵性,离感情和生命太远,所以拒绝参加集体排练,也因此拿不到练功服与补助。

杨丽萍第一次感受到了世界的参差。

等到晚上大家都回去之后,她再独自跑到练功房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训练,常常一跳就是一个通宵,靠着从童年时期沿袭的记忆与想象,她编排了独舞《雀之灵》。

拍摄:肖全

舞团跳群舞时,杨丽萍永远比别人慢半拍,她坚信每个动作都要饱满才有感觉,不能很机械地跳——这必然会导致团队的不整齐。

她也想过要不然敷衍一下算了,可只要一听到音乐,什么就都忘记了。

那日子不好过,她被认为过于自我,在舞团被集体孤立,杨丽萍没有怀疑,笃定地练习跳舞。

那个年代,没有人看到过任何特殊的舞蹈样式,杨丽萍已经开始琢磨自己的舞蹈形态。

她一直在走不一样的道路。

拍摄:肖全

在那个时代氛围里,要与别人不一样,不是件容易的事。

1986年,第二届全国舞蹈大赛征集作品,团里没有选送她的个人节目,杨丽萍自己骑着自行车去送录像带给当时的组委会。

最终,28岁的杨丽萍迎来自己人生的高光时刻,她用《雀之灵》拿下全国舞蹈比赛表演与编导一等奖,也因此一夜成名。

这个节目在春晚演出,成为三十年来春晚最经典的回忆镜头之一。

关键词: 云南映像

责任编辑:Rex_07

推荐阅读

当前动态:被高估的大S

· 2022-12-07 15:58:54

dx12和dx11_dx12 DX版本

· 2022-12-07 15:07:10

益阳区号0731_益阳区号

· 2022-12-07 14:55:41

不孚众望_不孚众望的意思

· 2022-12-07 14:57:56

chrome os操作系统_chrome 17

· 2022-12-07 14:59:23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诚聘英才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8-2020 tv.rexun.cn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热讯网 - 热讯电视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05723号-6
文章投诉邮箱:2 9 5 9 1 1 5 7 8@qq.com违法信息举报邮箱:jubao@123777.net.cn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