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10月14日电 (记者 苏丹)山西省灵丘县东河南镇“含水人家”是由含水村移民搬迁而来的新村。由附近160余名女性村民组建的舞蹈队在此上演红色实景演出《平型关记忆》,成为振兴乡村旅游的新亮点。
中新社记者 苏丹 摄 苏丹 摄" alt="图为当地村民参加大型实景演出《平型关记忆》。 中新社记者 苏丹 摄 苏丹 摄" />图为当地村民参加大型实景演出《平型关记忆》。 中新社记者 苏丹 摄灵丘县位于山西省东北部,正处在五台山、太行山、恒山三大山脉余脉的交接处、京津冀经济圈边缘。著名的“平型关大捷”发生在这里,红色旅游是灵丘县主推的乡村振兴发展方向。“含水人家”距当年的战场只有几公里之遥,新村建成入住后,利用崭新的村舍发展旅游业成了村民共同的企盼。
中新社记者 苏丹 摄 苏丹 摄" alt="图为当地村民参加大型实景演出《平型关记忆》。 中新社记者 苏丹 摄 苏丹 摄" />图为当地村民参加大型实景演出《平型关记忆》。 中新社记者 苏丹 摄9月末,记者跟随由人民摄影报和当地县政府组织的“京西福地·山水灵丘”采访团来到此间。雨后的山间漂浮着轻雾,融合了华北传统民居样式和现代化风格的“含水人家”以整洁、清新的面貌展现在游客面前。当日10点钟,音乐响起,干冰助阵,两队村妇身着农民及八路军服装依次登场,在这片曾经硝烟弥漫的土地上以舞蹈的形式重现当年“平型关大捷”的宏大场面。伴随着情节的演进,她们时而怒目圆睁,时而笑容满面。虽然并非专业演员,但此情此景下,村民们质朴的表演反而具有独特的感染力,也赢得了观众长久的掌声。
东河岸镇党群主任杜丽丽向中新网记者介绍,为了振兴当地旅游,县里从大同请来了著名导演,先后在该县北泉村、龙渠沟村及含水村等三个“明星村”打造了不同场景、不同主题的大型实景演出,参演人员全部是当地家庭妇女。《山水北泉》在五六年前开始表演,现如今,北泉村已从一个普通的小山村变成在周边地市闻名遐迩的旅游景点,大批游客周末汇集到此观看演出。《平型关记忆》今年4月开始排练演出,在旅游旺季每周末及节假日已演出70余场。大部分演员都是零基础,平时也只是晚饭后跳跳广场舞,她们对实景演出这种艺术形式抱有极大的热情,半年的时间改变了很多人的精神面貌。来平型关的游客大都会在此观看演出,相信未来这里将成为平型关旅游的新亮点,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
中新社记者 苏丹 摄 苏丹 摄" alt="图为当地村民参加大型实景演出《平型关记忆》。 中新社记者 苏丹 摄 苏丹 摄" />图为当地村民参加大型实景演出《平型关记忆》。 中新社记者 苏丹 摄执导上述三部实景演出的导演薛晋诞表示,新村建成后,要依托珍贵的旅游资源,展文化、聚人气,让老百姓有奔头。《平型关记忆》不同于我们熟悉的由专业演员参演的的旅游城市实景演出,它既演绎了历史故事,又展现了当地普通劳动妇女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也提高了乡村的文化品位。同时,它也改变了村民对广场舞的理解——晚饭后的广场舞是锻炼身体,而观众面前的演出则是艺术表现。
中新社记者 苏丹 摄 苏丹 摄" alt="图为当地村民参加大型实景演出《平型关记忆》。 中新社记者 苏丹 摄 苏丹 摄" />图为当地村民参加大型实景演出《平型关记忆》。 中新社记者 苏丹 摄今年68岁的村民温鲜萍是舞蹈队长。她对中新网记者说,她们是革命老区的后人,对平型关有深厚的感情。学会了表演让她们特别高兴,演起来感觉就跟真的上了战场一样,她们也希望把这里的红色文化世代传承下去。参加排练的姐妹们组织观念都很强,现在都很骄傲、有自信心,活得“特潇洒”。(完)
责任编辑: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