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大会)博物艺术家资佰:用艺术“翻译”生物多样性
中新网西双版纳10月10日电 题:博物艺术家资佰:用艺术“翻译”生物多样性
作者 谢滢
秋日的西双版纳依然炎热。从景洪市区前往西南郊曼广龙佛寺的路上,热带的田野中点缀着一座座东南亚风情的屋舍,其中一座二层小楼,便是资佰的家兼工作室。他正为即将举办的个展“茶树生态圈”做最后的准备。
图为资佰正在创作博物画。刘冉阳 摄院子里,资佰的太太鸿雁做的植物染布料,随风飘扬。一处不显眼的角落里,堆着几袋泥土,那是资佰前几天花了整整十二个小时,从勐海那卡村的茶山上采下来的土样。
图为资佰所作博物画。刘冉阳 摄“这些土,也会是我展览的一部分。看,这是腐质层、这是红壤层,还有花岗岩层。”一堆看似普通的泥土,在资佰的解释下,变得丰富起来。资佰是一名艺术家,绘画、摄影与装置,都是他作品呈现的表达形式。
图为资佰采集的土样。刘冉阳 摄作为西双版纳人,资佰曾在上海、昆明从事艺术工作10年。2017年,他决定回到故乡,在远离城区的地方安了家。
来到二楼画室,两幅已经完成的博物画静候着观者的到来。从土壤中的根系到叶片的脉络,从地下的昆虫到树下的杂草,资佰以细腻而严谨的笔触,勾勒出了茶树及其周边的生态。
“这幅画的标题是‘茶树的朋友圈’,那一幅更大的,是‘一棵茶树的理想国’。”资佰介绍说,博物画传递的信息量很大,所以用“朋友圈”这样的流行词来命名,让作品多几分亲切感。“若用专业术语解释,在这场包含博物画、茶山土样、茶树标本,以及我太太的茶树植物染作品的综合展览中,我们想呈现的是一个以茶树作为关键种的生物多样性群落。”
图为资佰查看茶树。刘冉阳 摄云南是世界茶树原产地的中心地带,拥有1700多年历史的古老茶区,至今仍有3200公顷百年以上栽培型古茶树及多个大面积野生型大茶树居群,是世界公认的普洱茶发祥地之一。而普洱茶核心分布区便在以西双版纳、普洱等地为代表的滇南地区。
资佰并不认同人们对普洱茶商业价值的过分关注,“最无价的,不应该是理想茶园的生态系统吗?”资佰举例说,茶树长在高大的落叶乔木之下,乔木的果实掉在土里,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腐败,成为茶树的营养,所以茶园不需要施肥。而茶的香气,也是茶树的朋友圈给予的——当你在茶里喝到了花香,那便是昆虫授粉时带来的;而土中的矿物质与无机盐,也影响着茶的味道。乔木、昆虫、花,是人们能看到的茶树‘公开状态’的朋友圈;而微生物、土质结构,是茶树‘向陌生人隐藏’的朋友圈。“而我要做的,就是用艺术解释这种多样性,把茶树朋友圈里的信息,‘翻译’给人们看。”
艺术与科学,始终存在于资佰人生天平的两端。他是一名“植二代”,父母都是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的研究人员,资佰的童年,便是在植物园度过的。“我母亲的专业就是土壤分析,所以这几天采土样时,我总是想到小时候陪母亲在野外做研究的场景。”资佰莞尔一笑。
在资佰的创作生涯中,故乡情结是他始终不曾绕开的主题。他曾访遍澜沧江-湄公河沿岸,用镜头寻找儿时记忆。如今,他又回到家乡,对他来说,“家”的概念,已不只是一个住所、一条河流、或是一座村庄。
“每个生命个体,都是被大自然赐予的生态系统所包裹的,我希望所有对茶感兴趣的人,都来关心一下茶的朋友圈,通过这样一个曼妙的小世界,也许会对承载着生物多样性的自然家园有更深层的认知。”资佰说。(完)
责任编辑: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