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深圳首家生命关爱中心为何在龙华落地?

1月21日,龙华区生命关爱·家科普体验馆正式开馆。“家”,是这个科普馆的核心元素,人们可以经过七个寻常家庭中的创意房间,从那些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物件里,重新感受生活的美好,认识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在生命关爱·家科普体验馆的背后,是全省第一家以“守护生命,拥抱健康”为主题的综合性公共心理服务平台——龙华区生命关爱中心。这个位于观澜街道平安基地内的服务平台,于2022年1月21日正式启动,是打造“龙华心理健康”品牌的重要抓手。

生命关爱中心从“行动-支持-研究-预防”四个方面出发,通过“一中心一室一馆”,即一个防控调度中心、一间疑难个案研究室和一间生命教育科普馆(生命关爱·家),集应急处置、科普教育、个案研究、心理赋能等多功能为一体。未来,中心将构建“区-街道-社区”三级心理服务网络,持续探索全方位危机干预模式。

深圳第一家生命关爱中心为何率先在龙华落地?围绕公共心理服务,龙华此前展开了怎样的探索?生命关爱中心将如何构建全方位危机干预模式?

生命科普馆内景。

现状

“社会需要法律救援,也需要心理救援”

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加快,快速发展和变迁带来了精神困惑。社会转型期,生活压力大、竞争加剧、价值趋向多元化,随之而来的是焦虑抑郁、情绪低落、价值缺失,心理问题,俨然成了“现代病”。

根据《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我国目前的心理健康状态呈现出地区差异显著、青年期的心理健康问题多发、低收入、低学历、无业失业人群的心理健康问题突出等问题。

其中,针对广东地区产业工人的调查显示,13.3%有抑郁倾向,6.0%属于高风险群体,抑郁比例偏高;对“心理疾病防治”方面的知识需求率最低,说明广东地区产业工人群体的心理健康意识还有待提升,对于心理疾病防治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

“部分中国人就是耗过去,但有的人耗得更严重了,还不知道这是病。”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院士指出,社会需要法律救援,也需要心理救援。因为心理危机每一天都在发生,不分人群、阶层、性别和场所。一些社会纠纷经过法律途径,仍然有无法解决的矛盾,可能要通过心理救援来协调帮助。

龙华区是深圳产业大区,地大、人密、工厂聚集,流动人口占比高,素质参差不齐。面对生活的种种压力,外来务工人员更难摆脱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劳资纠纷、情感纠纷、家庭纠纷往往给他们造成心理困境。

据2021年中国首次全国性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成人任何一种精神障碍(不含老年期痴呆)终生患病率为16.57%,其中,仅有0.5%的抑郁障碍患者得到了充分治疗。

“有病不求医”,一方面由于专业机构、医师的匮乏,另一方面,则是受病耻感、文化传统、疾病认知、内卷压力等社会因素影响。

复杂的人员结构、对心理疾病长久的误解,都给当下的心理健康体系建设带来了挑战。如何切实为辖区群众提供心理危机干预,有效降低辖区自杀行为,成为龙华区基层治理必须回答的问题。

观澜街道心理服务站在社区做推广。

探路

“1+10+N”心理服务机制成型

生命关爱中心的落地,离不开观澜街道的先行探索。

2019年,深圳出台《深圳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2019-2021)》。观澜街道迅速行动,建立了“1+10+N”的工作机制,即一个设立在街道办的心理咨询站,10个设立在社区内的心理咨询室,以及无数个活跃在社区、企业、学校的心理联络员。

通过政府部门移交、企业工会协调、社区居民主动入群等方式,观澜街道组建起一支遍布社区各个圈层的联络员团队,及时搜集辖区内需要关注的心理个案,请对应社区的心理咨询师介入,再经由街道心理咨询站统筹协调,观澜街道编织了一张覆盖全域的心理健康教育网,将心理健康服务送到每一个居民的身边。

平时,除了为社区内的居民提供心理服务、在社群内分享心理学知识、每周轮值接听24小时服务热线外,10个社区心理咨询室的老师们还会协助信访办,安抚上访者的情绪;借助党群V站扎根社区,服务社区的优势,心理咨询师们也会与各社区党群中心合作,进行心理知识宣教推广。除此之外,妇联、公安部门等相关部门也成了心理咨询站的“合作伙伴”。

“我们和这些机构都是互帮互助的关系。有时候我们需要他们,需要他们的阵地来宣传,有我们解决不了的案例,我们也会联系其他相关的部门。”观澜街道综合治理办公室工作人员方文锋说,“他们也需要我们,为他们的工作提供心理咨询这方面的协助。”

如今,观澜街道的“1+10+N”心理服务工作机制已经日渐成效。在多部门协同合作的工作机制下,一些政府部门会将需要心理疏导的工作对象转接给心理咨询师,成为他们的“联络员”。由街道心理咨询站统筹安排,每一位社区心理咨询师也能做好AB角工作配合,在服务社区居民的同时,有效应对突发案例。

观澜街道心理服务站为信访人员举办培训。

升级

统筹各界资源搭建关爱系统

随着心理服务在各个社区全面铺开,观澜街道也在实践中发现了一些问题。

“有时候纠纷不只是心理问题造成的,心理问题只是一部分,可能还需要解决其他生活中的矛盾。”观澜街道心理咨询站咨询师邵瑛岚说。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是复杂多样的。既有个体因素,又有家庭因素和社会因素。因此,在一些突发事件中,心理介入也许并非案主当下最需要的服务,街道需要调配更丰富的资源,才能解决案主最急迫的需求。

生命关爱中心负责人杨燕指出,在一些危机事件中,案主需要的帮助是多方面的,有时,相较心理援助,案主对医疗救助、经济援助、法律援助等服务的需要更为迫切。但基层可以调配的资源往往只集中在街道,无法及时满足案主不同的需要。一个统一的调度中心,就能够接触协调更为广泛的资源,帮助街道更好地提供服务。

满足街道对资源统一调拨的需要,正是防控调度中心的设计思路。“街道和社区可以调动心理咨询师,提供心理服务,但是遇到不能解决的,他们可以通过系统上报反馈,我们为他调拨资源、提供专家协助。”杨燕介绍,防控调度中心搭建生命关爱系统,允许社区网格员、心理咨询师、公安机关等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录入信息,事先形成辖区内重点人群数据库;当危机事件发生时,工作人员可以第一时间联系调度中心,调度中心调取数据后,协调社区内的咨询师、社工等群体及时介入。

“理想状态是,在一个案件发生后,我们能迅速召集与个案相关的负责人,聚在一起,做真正的研讨。”在杨燕的设想里,防控调度中心将不仅仅是全区防控轻生工作的“指挥棒”。除了在危机事件发生时迅速反应,为街道调配资源,防控调度中心也能在案发后,及时召集与案主相关的部门工作人员,形成“工作小组”,为案主提供个性化、全流程的后续服务。

心理咨询师正在提供心理服务。

建设一支专业心理咨询师人才队伍,是构建心理服务体系的重要保障。杨燕指出,尽管街道可以聘请相关老师为心理咨询师展开培训,但仍有局限。“心理咨询师是一个需要不断成长的职业,他们要不断地学习,也需要他人的支持。”

生命关爱中心为辖区内心理咨询师提供了更大的赋能平台。每周五,来自全区6个街道的心理咨询师,将聚在疑难个案研究室,在中心特邀资深心理咨询师的带领下,通过不同主题的小组专业督导,缓解工作压力,实现自我提升。这样的专业督导,每年将会开展50次。

为应对案件的多样性复杂性,中心还建立了一个“专家库”,涵盖心理咨询、社工和专业临床三个方面30余名专家,从以更多样化的人员配置协助解决不同类型的个案。未来,每个专家还将服务于各个社区心理咨询室,当遇到难以解决的案例时,心理咨询师可以电话咨询专家,请求帮助。

“这里就是心理咨询师的‘娘家’。”杨燕说。

破题

抓住“统筹”核心,打破“定位”瓶颈

目前,龙华区生命关爱中心已运作一月有余。期间,防控调度中心处理案件3次,录入人员数据30余条,开展心理咨询督导3次。“我们的定位是什么?”,成了杨燕最常问自己的问题。

“在中心成立之前,已经有过一些处置经验,中心成立之后,要怎么更好地发挥作用?”在杨燕看来,想回答这些问题,需要抓住“统筹”这一核心。

基于过去的经验,许多部门都已经建立起自己的危机事件处理流程,甚至配备了专门的心理服务团队。有时,一个案件发生后,往往会有多个部门同时介入,“涉及教育的找教育局,涉及妇女的就联系妇联,他们都有自己的机制去处理相关的案件。”但当多个机制同时作用于同一案件,就会导致重复的信息填报和服务,给案主带来更大的负担。

“一个人的需求包含方方面面,但是当所有的信息从四面八方涌到他(案主)这来,这对他来说反而是困扰的。”杨燕指出,“由一个部门直接对接,把信息分发给其他单位,再把大家的资源汇集给案主,就能把一些重复的步骤删掉。”

在她看来,越是复杂的案情,越需要有统一的部署。由统筹部门直接对接案主,了解其需求,再与各个单位进行信息共享,避免“各自为战”造成的重复工作。而“统筹”,就是生命关爱中心的工作方向。

在全区层面开展防控轻生统筹协调工作,需要中心与各个部门做好配合。但在现阶段,仍有许多相关工作人员对生命关爱中心不甚了解。不了解,意味着中心无法第一时间介入危机事件,也无法及时获得基层部门的支持,难以履行统筹协调的职能。疫情的反复,又将给尚未开展的培训工作带来挑战。

对心理咨询师的赋能督导也遇到了瓶颈。“很多来咨询的人就是来一次两次,不会来很多次,这种情况心理咨询师可能就不太有动力去不断学习。”社区心理服务的特殊性,加上碎片化、行政化的工作内容、参差的专业水平,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心理咨询师参与督导提升的积极性。

“我们希望建设一支专业性很强的队伍,但很多知识在他们的工作中可能用不到,一些比较深入的教学,可能也会有人听不懂。”杨燕说。如何帮助更多心理咨询师,通过团体督导,实现自我提升,生命关爱中心需要在专业和实用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针对当下出现的问题,生命关爱中心也有了相应的工作计划。3月,中心将开展针对辖区内相关部门的推广培训,提高基层工作人员对生命关爱中心的认识。同时,中心将会重新思考心理督导的课程设置,研究调整的方向。

打造“安心街道”样板,为每个居民“解开心结”

在生命关爱中心揭牌仪式上,龙华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皮勇华指出,生命关爱中心的设立,填补了龙华区在心理健康安全“体验式”教育方面的空白,补充了心理服务志愿力量,是治理形势、经济发展和群众心理健康安全的有力支撑。

背靠生命关爱中心,观澜街道将被打造成“安心街道”示范样板。在三年内,将形成“5分钟心理健康服务圈”,随时随地、5分钟内,辖区市民就能获得心理服务的触达目标,打通社会心理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下一步,街道计划借鉴卡拉OK机和IC卡电话亭的形式,在心理服务驿站、社区街道、商场超市等场所重点设置“安心聊吧”。当路过的群众感到有心理压力需要释放,就可以走进安心聊吧,利用内置的相关软件,通过唱歌、听书、听音乐、学相关心理知识等方法,放松身心,平复情绪,享受心理按摩。如果难以舒缓心理压力,还可以拨通一键接入的心理服务热线,随时随地接受心理咨询服务。

“我们还打算建一座安心公园,也在里面设置安心聊吧。”在工作人员的设想中,安心公园将是一个绿树成荫、景色优美的解压天地,舒缓的水流景观,解压的设备器材,发泄情绪的安心聊吧……居民可以在身心放松的同时,学习相关的心理知识。

正在建设中的“安心云驿站”小程序,现已可通过龙华区生命关爱中心微信公众号使用。

目前,通过龙华区生命关爱中心的微信公众号,已经可以登录“安心云”小程序,市民将可以在这里学习心理知识,预约心理咨询。它和“安心聊吧”和“安心公园”一样,都是龙华区“安心工程125”心理服务建设项目的规划内容,未来,还有“安心卡”“安心云服务队”等心理服务,等待上线。

良好的社会心态是社会发展稳定的前提,是社会治理有效进行的社会心理基础。依托观澜街道的心理健康服务实践,龙华区将立足生命关爱中心,结合辖区实际情况,探索打造行之有效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增强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辖区内的每一个居民“解开心结”。

关键词: 心理服务 心理咨询师 心理健康

责任编辑:Rex_07

推荐阅读

当前动态:被高估的大S

· 2022-12-07 15:58:54

dx12和dx11_dx12 DX版本

· 2022-12-07 15:07:10

益阳区号0731_益阳区号

· 2022-12-07 14:55:41

不孚众望_不孚众望的意思

· 2022-12-07 14:57:56

chrome os操作系统_chrome 17

· 2022-12-07 14:59:23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诚聘英才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8-2020 tv.rexun.cn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热讯网 - 热讯电视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05723号-6
文章投诉邮箱:2 9 5 9 1 1 5 7 8@qq.com违法信息举报邮箱:jubao@123777.net.cn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