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春。每年春节假期过后,就业求职市场都会迎来热潮。企业招工、毕业生求职等纷纷进入高峰期。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求职、招聘大军中,越来越多的港澳青年涌现其中,成为“新常态”。
近年来,广东积极作为、勇于创新,畅通就业创业渠道。据统计,三年来,粤港澳大湾区内地9市城镇新增就业累计285.94万人。
港澳居民就业一视同仁
“在这里有很多机会。”2021年,从中山大学毕业的香港青年陈沅彤选择留在广州。她坦言,在大学的社团活动里,她通过不同的活动策划,与来自内地不同地区的同学结识,让她对大湾区内的环境有了新的了解与认识。
去年,人社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务院港澳办等四部门共同印发《关于支持港澳青年在粤港澳大湾区就业创业的实施意见》,通过拓宽就业渠道、支持创新创业、提升就业能力、优化就业服务,支持港澳青年在粤港澳大湾区就业创业。
对此,广东着力破解政策差异,建立港澳专业人才职称评审绿色通道,已有3169名港澳专业人士获得内地执业资格;粤港澳三地联合组织152批次“一试多证”考试,941人通过考核获得证书。
三年来,广东办理就业登记的港澳居民有8.51万人,港澳居民在粤参加养老、失业、工伤保险累计已达27.5万人次,社保卡持卡人数达19.54万人,实现社保卡加载金融功能跨境使用。
不仅如此,广东还出台了大湾区内地事业单位招聘港澳居民的管理办法。符合条件的港澳居民可以参加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及省直驻上述各地事业单位编制内岗位的公开招聘。目前已累计超1000人次的港澳居民报考全省各类事业单位招聘,已被聘用24人。广东实施大湾区(内地)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港澳居民管理办法,真正实现港澳居民入编大湾区事业单位“能报、能考、能聘、能管、能用”。
基本建成创新创业基地体系
来自澳门的“90后”青年伍咏彤是一个个人护理品牌的创始人,来广州创业已近3年。她坦言:“在这里有很多创业机会,虽然竞争激烈,但是只要做好准备,这里就能最大限度绽放你的光芒。”
作为中国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在粤港澳大湾区,人工智能、前沿医疗技术、机器人研发……一批尖端科技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吸引着不少青年人的目光。对此,广东为粤港澳青年搭建一系列交流交往平台,并吸引一大批港澳优秀创业项目来粤参赛交流,有效串联创业载体、项目、人才、资本等要素对接合作。
在搭建平台的同时,广东在资格互认、个税优惠、科技创新等方面都已陆续出台系列政策举措。随着以大湾区(广东)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为龙头的“1+12+N”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体系基本建成,广东有效串联三地资源,打造集交流、培育、实训、孵化、展示、对接等功能于一体的示范性平台。目前,12家重点建设的基地已投入运营,带动建成N系列基地57家。累计孵化港澳项目2394个、吸纳港澳青年就业3455人。
责任编辑: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