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江苏北部的一个村落。北到什么程度?仅五公里路程便可到达山东。为什么特别提这一笔,后文有分晓。
这个村是自然村(建制类似改开之前的生产责任组)而非行政村。约130户人家,人口大约700人。
今年春节,因疫情原因,国家号召“原地过年”,但这个村除了基本上外出人员还是全部回来了。主要是因为,一方面在中高风险地区工作的人几乎没有,且大部分外出人员因担心疫情,在春运开始前就纷纷返回。另外一方面,临近春节,国务院连续发文督促地方政府不得粗暴阻止返乡。
同理可推附近其它村子的情况。
正因如此,尽管今年大部分村民的收入受到了影响,但春节的人气没有受到影响,乡镇集市上依旧熙熙攘攘。
小编是好歹算是家电行业的人,啰嗦了这么多,得说两句与家电相关的。
这是巨头们往三四级市场渗透的成果。
年年看这个村子,但年年感觉不一样。粗略统计下,这个村子的彩电户均普及率为102%。洗衣机普及率67%(其中双缸洗衣机仍有30%的份额),冰箱普及率为42%。空调普及率约为30%。油烟机普及率为25%、灶具普及率为85%(瓶装煤气)、饮水机普及率为68%、电热水器约20%、太阳能热水器约为50%。(笔者观察走访得此数据)。
走访中,有几个问题,较为突出:
1、电器普及在这个村子正在加速进行,但基础设施的不健全,实际上已经制约了这一进程。前几年是电路改造的制约。近年来,是自来水的水质。
由于水质较硬,且自来水中杂质较多,电水壶一般使用三天后就会有俗称“水碱”产生,全自动洗衣机、电热水器等涉水家电在使用中问题频出。这也是在走访中听到颇多的抱怨,也是制约热水器、全自动洗衣机在该村普及较为缓慢的原因之一。
2、消费的健康意识还是不健全。村民对炒菜的油烟所产生的健康危害意识淡漠。“炒菜就应该有香味”,是朴素的认知。再加之农村的厨房较大,居住也较为分散,通常是开窗散油烟。由此形成烟机的普及程度远低于灶具。
3、有品牌意识,但专业品牌意识淡漠。具体地说,在村民们眼里,例如,海尔、美的、格力都是大品牌,所以,只要是这些大品牌出品,不拘哪一品类,都是最好的。对烟灶、净水器、热水器这些品类的专业品牌的认知严重不足。
说的是春节里的乡村,还得说两句春节的话题。印象中,过大年,农村必然是家家户户贴春节放鞭炮,那您就错了。看下图:
为什么呢?前文留了个伏笔。这是苏北,北到与山东临近的村落。传统的民俗传统还是有相近之处。山东素来是礼仪之邦,儒家《礼记》等典籍流传变化至今形成了个风俗——所谓“五服”。不在此深作探讨,即一个大家族有老人去世,连续三年在重大节日保持肃穆不闹腾的意思(稍提一句,这个村子百来户人家,同姓占95%,去年去世了4位。可想而知,春联和鞭炮在这个村能不能卖得动)。
不过还是有个别几家是有过年的氛围的:
不贴春联、不放鞭炮,但是饮食上,还是要比平常丰富些。这是小编在村上随意进入的一家拍摄。拍完就匆匆撤离(乡亲们太热情,恰好小编的酒还没醒,趁他们酒还没上桌之际抓紧溜)
说完了日常生活,再聊聊经济收入方面的。
这个乡村的自然资源禀赋一般。上个世纪90年代的山楂树种植烟消云散。同期的建筑砂石开采在进入新世纪后被叫停。在村头留下了几个大坑。引得县城人每到夏天便来游泳。
这个自然村的村民以种植大棚、外出务工、个体手工业为主。去年因受疫情影响,人均收入有所降低,约1.5万元左右。笔者特意查了一下数据,这个收入在江苏省偏低,但放在全国,还算中等。不过这个数字有必要解释一下,村子里几个包工头、大棚种植大户收入保守估计家庭人均收入都在10万以上。也就是说,收入的差距在乡村里也非常明显,大多数村民并不是媒体上宣传的那样,都买得起名牌。往往自建一套房子、一桩彩礼,大部分村民还要四处举债。
最后再说一句,信息如此发达,哪还有什么“春风疑不到天涯”的感叹。去年国家关于农村土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的风一吹,一夜之间,村民们纷纷行动,“几乎再造了一个小村”。图为正在赶工建设中的乡村楼房。
总结一句:乡村到底是落后,还是不落后,美丽还是不美丽,村民聪明还是不聪明,很难用一句话说得清。再全面的镜头和笔触也无法记录全面。唯一可以说的是,这是在全国范围内,收入中等稍偏上的一个乡村。消费习惯和水平就是如此。留给读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已。
责任编辑: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