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地区的学生用古老的掐丝珐琅工艺,把当地特有的藏羚羊等野生动物刻画得栩栩如生。北京的同学接力,在完成电脑制图、激光雕刻、模块化编程、硬件组装、植入声光效果等工序后,一个动态展台就此诞生。
12月19日,在由科技日报社和故宫博物院联合主办的全国青少年创·造实践活动暨第二届青少年文化科技论坛现场,这件小作品登上了大舞台。它们和其他青少年科技创新作品一道,进入在故宫博物院举办的“天工惜物——文化自信与可持续发展青少年作品展”。据了解,这是第一个在故宫博物院举办的青少年作品展。
今年,来自全国27个省市区的近万名大中小学生,将目光聚焦于“文化自信与可持续发展”,设计并制造了多种形态的作品,再现优秀传统文化中精工细作的可持续发展智慧与技艺。
东西部学校、老师和同学手拉手结对子,共同学习,交流互鉴,合作参与。画面上,有贵州铜仁的楼上村明式古村落生态奇景,有遗落在青海湟中的掐丝珐琅技艺和源自塔尔寺酥油花技艺的面塑作品,还有以甘肃敦煌莫高窟藻井纹饰为装点的一带一路图卷……青少年打破常规,用心发掘、潜心创造,用人工智能、AR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让这些来自民族地区、边远乡村的文化瑰宝一一展现。
论坛上,科技日报社相关负责人在致辞中指出,全国青少年创·造实践活动是报社在转型发展过程中树立的一个品牌产品,旨在引导青少年依托现代科技手段,不断激发历史文化内在活力、彰显生命力,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守正创新、发扬光大。
少年强则国强,当代中国青少年不仅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经历者、见证者,更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生力军。他希望同学们永葆追逐未知的激情,不断地创新、创造。科技日报社将一如既往,与大家共同努力,让同学们在文化自信里放飞科学梦想,共同创造中华文化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致辞时表示,故宫博物院的建筑和文物,很多都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认识自然规律,不断利用科学技术去适应环境。在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故宫博物院也在节能减排、低碳发展方面做出大量努力,希望可以引导观众感受环保价值,主动践行零废弃的生活理念。
王旭东说,青少年肩负着传承中华文明和开拓创新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故宫博物院在充分挖掘优秀文化资源的基础上,不断加强与大、中、小学的合作,积极开展各类院内外的教育活动,拓展教育项目的内容和形式,持续向广大青少年观众传递故宫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本次论坛的主角,是一组组青少年。
清华附小的徐冰瑶与来自敦煌的团队合作,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完成了对定位车的研发、制作和模拟走车。她感叹:“这整个过程不仅仅是一场科技与思维的碰撞,更是一场意义非凡的文化自信之旅,让我们感受到了科技之美与中国文化的深厚。”孩子们表示,这次以故宫为舞台的活动,也让他们学会了站在世界的角度看中国文化。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三小的孙熠之说,在和青海同学合作的过程中,他们感到在科技日益发展的今天,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心存对绿水青山和一切生灵的敬畏、爱惜之心,才能在永恒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向前。
青海的孩子们也发来了视频,他们呼吁道:“地球是人类和动物共同的家园,它们和我们共享着这个美好的世界,善待自然就是善待我们自己!”
北京市十一学校一分校的孩子通过该项目,了解了贵州楼上村。季楚昀说:“最近,我总看到一个词叫‘乡村振兴’,我相信振兴乡村绝不是让乡村变得和城市一样,而是要保留、发展当地特色的自然风貌与文化特色,让城市乡村互补协调,共同繁荣,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当天下午,“文化与科技融合教育创新实践研讨会”在故宫举行。来自故宫博物院等博物馆、学校、教育机构和新闻媒体的专家代表,分享了他们对“双减”背景下如何开展科技文化实践活动的看法。专家指出,要把博物馆搬进学校,也要把课堂开进博物馆,用科普资源,助推双减工作。
责任编辑: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