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北京冬奥会接近尾声,中国代表团在多项比赛中取得历史性突破,其中速度滑冰队获得不少关注,男子500米运动员高亭宇以34秒32打破奥运纪录,拿下中国历史首枚男子速度滑冰金牌,而在女子速度滑冰500米比赛中,新疆姑娘田芮宁的100米起动则滑出了10秒31的世界最快速度。
短距离速滑属体能主导类速度力量性项目,运动员的成绩背后,离不开系统、科学、精准的体能训练。本次冬奥会就有一位来自广东高校的“体能管家”——华南理工大学体育学院的教师韩春远博士,他在冬奥期间担任速度滑冰女子短距离项目体能教练,为运动员安排科学高效的体能训练。
精细化调整运动员生物节奏
韩春远是华工硕士生导师,曾任国家女足、网球、篮球、跆拳道、田径、击剑、雪橇等项目体能教练。早在1月10日他就来到北京体育大学二七国家冰雪教学训练基地,与冬奥健儿们一起开展赛前备战。“体能长一寸,比赛无不胜。”韩春远告诉记者,这是中国速度滑冰队贴在训练场地的一句标语,体能训练是一直以来帮助队伍取得好成绩的“制胜法宝”,是运动员提高竞技能力的基础和保障。
据介绍,早在2020年备战日本东京奥运会时,国家体育总局便制定“恶补体能短板”战略方向,在本届冬奥会备战中,体能训练得到了更高度的重视,二七国家冰雪训练基地建有基础体能馆、专项体能馆、综合体能馆及测试与评估馆,系统、科学、精准地打造运动员的基础和专项体能。
“运动员的奥运会备战是一个系统、科学、复杂的训练和调适过程,从科学的体能测评,到基础体能的夯实,再到综合体能的提升,最后通过专项体能的强化,转换到专项技术上,为专项技术的表现和发挥提供强有力的体能支撑和保障。”韩春远坦言,陆上专项力量训练的设计是个难点,因为要在陆地上模仿冰上技术动作,并在此技术动作模式或动作结构下完成抗阻、负重、加速、减速、控制的练习,冰上则进行有助力的、阻力的、控制的等冰上技术训练和专项能力训练。
“在高强度的体能、技术及专项能力训练之外,治疗与恢复也是运动员日常训练的重要内容。我们每天晚上都会为所有运动员逐一安排有针对性的、个体化的物理治疗和恢复再生训练。”
不同于常规训练,赛前训练还需要考虑运动员的比赛时间,要根据赛程安排晚上的冰上技战术训练,即比赛模拟训练。韩春远举例说,“我们有的项目是21:56开始比赛,备赛阶段我就多次安排在20:00左右到冰场做准备活动,然后21:00-22:00进行训练,以调整运动员比赛时的生物节奏。”
“家门口”作战兴奋感使命感澎湃
多次作为国家队的“体能管家”出征,此次是在“家门口”作战,韩春远直言“无比自豪”。他告诉记者,亲身体验过国家速滑馆“冰丝带”的国内外运动员和工作人员一致认为其十分绚丽、无比震撼。“咱们场馆的主色调是由浅到深的渐变蓝色,运动员进入内场后就十分兴奋,在冰上滑行时会感觉和冰丝带融为了一体!”韩春远表示,冬奥会的举办象征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不仅有科技感十足的赛事场馆夺人眼球,助力多个项目打破奥运会纪录,让更多的奥运健儿崭露头角,还有奥运村的“黑科技”频频亮相,让不少人眼界大开。
在全球疫情形势仍十分严峻的情况下,本届冬奥会始终坚持严格的防疫措施,韩春远表示“很放心”。他透露,速度滑冰队入住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运动员公寓7层,有单独的出入电梯,生活垃圾等均是闭环转运。所有人员每天做一次核酸检测,一旦出现问题马上就地闭环隔离。
春节前夕,冬奥会的备战工作到了最后关键时期,韩春远的工作环境也进入了大闭环阶段。在此之前,中国体育代表团曾在天安门城楼观礼台上观看了升国旗仪式,并进行了出征宣誓。“为了祖国,冲冲冲!不负人民,拼拼拼!”这几句鼓舞人心的宣誓词,时刻回荡在他的脑海里,使他心中的荣誉感和使命感汹涌澎湃。中国滑冰协会还专门为每人送了一双极具年味的新年礼物——红色必胜袜。
“每逢佳节倍思亲”,他告诉记者,自己在工作之余,会通过视频指导小学五年级儿子的寒假学习,平时则与所有运动员和辅助训练人员一道,将思念化作训练动力,全力做好每一天的训练和保障工作。
培养广东首批校园冰雪+体能专门人才
冬奥会掀起了冰雪运动的热潮,在南方如何突破条件限制,开展和普及校园冰雪运动也一直牵动着韩春远的心。他认为,“北冰南展”的突破点应落脚于校园冰雪活动的开展上,可以推广“大冰雪的概念”。“广东的学校正尝试以旱地冰球、轮滑球等适合南方的‘冰雪项目’,以提升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为目标,结合体育课堂、体育社团、课后430、冰雪研学、知识讲座,以及各级各类冰雪项目比赛等方式,让南方学子体验冰雪的乐趣,并学习冬奥知识。”韩春远还建议,有条件的学校建设真冰场或人造冰场,或成立滑冰社团,利用广东开展较好的轮滑基础,实现从轮滑到滑冰的转换——“轮转冰”,把轮滑爱好者转为滑冰能手。
作为广东省体能协会(GSCA)秘书长,韩春远长期致力于推动校园冰雪运动普及、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据介绍,2020年广东首个校园冰雪协会——广东省体能协会校园冰雪专业委员会成立,以“校园冰雪项目+体能”为抓手,为校园冰雪顺利开展提供项目指导、师资培训、活动交流、冰雪比赛等方面的支持与保障,并在2021年举办了首届“校园冰雪体能+旱地冰球教练员”培训班,为广东省培养了首批校园冰雪+体能专门人才。2021年6月,在佛山市外国语学校篮球馆成功举办了广东省首届旱地冰球青少年邀请赛。
当代青少年缺乏体育锻炼、身体素质下降等问题引起社会普遍担忧,作为高校体育教师和家长的韩春远尤为关切。在他看来,现在提倡的“体教融合”更应关注青少年学生的体育锻炼,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不能局限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当前‘体教融合’应做好课堂体育教学、课余体育锻炼、社区体育指导及家庭体育作业的一体化开展,使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塑造体型、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韩春远谈到,冬奥会后将回归校园,此前他在华工负责运动训练专业学生的体能训练课,以及公共体育专业学生的定向越野课。他介绍称,华工大一新生第一学期体育课采取“身体素质训练课+专项体育课”的教学模式,有效地提升了学生基础体能水平。其中基础力量、基础耐力及核心塑形等体能训练内容,一方面为四年的体育课程学习和体育锻炼奠定牢固体能基础,另一方面通过对体态与体形的修正进一步重塑或再造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并逐步形成终生锻炼的习惯与健康的生活方式。
责任编辑: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