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全球实时:跨越智慧养老数字鸿沟


【资料图】

第九届中国国际养老服务业博览会近期在北京举办,人工智能机器人、生命体征监测设备等智慧养老产品备受关注。如今,老年人口数量多,老龄化速度快,应对人口老龄化任务重,是我国当下及未来一段时期人口结构的基本国情。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2.64亿人,“十四五”时期,这一数字将突破3亿人,我国将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在此背景下,发展智慧健康养老产业正当其时。

目前,市场上各种智慧养老产品加速涌现。工信部、民政部、国家卫健委共同印发的《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提出,到2025年,智慧健康养老产业科技支撑能力显著增强,产品及服务供给能力明显提升,试点示范建设成效日益凸显,产业生态不断优化完善,人民群众在健康及养老方面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稳步提升。但与此同时,老年人不会用以至于不愿用智能设备的问题依然存在。发展智慧养老,亟需补齐老年群体的数字短板,这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

政府层面,要运用好减税降费、贷款优惠等工具,支持养老服务企业对适老化产品的研发投入,降低成本负担,从供给侧提高适老化水平。建立健全保障老年人数字权利的政策法规,通过网络“清朗”行动,降低老年人因“触网”陷入虚假诈骗等“坑老陷阱”风险。尊重老年人“数字断连”的选择,数字化只是可选项,并非唯一项,现场预约、人工窗口等服务渠道应予以保留。

企业层面,要重视老年消费市场,细化适老化产品赛道。现有适老化产品集中在医疗、康复、护理方面,银发经济与新业态融合发展方面仍有广阔开拓空间。企业需深度挖掘智慧养老赛道,例如,开发老年线上娱乐社交、老年在线教育等产品,避免产品同质化。当下很多“银发直播间”有很高的关注度,要充分发挥“银发主播”对新产品、新业态在老年群体中的推广带动作用,把握好老年用户流量。

社会层面,对于老年群体的“数字反哺”不应仅限于普及知识和技能,还要帮助他们了解互联网文化,更好融入数字社会。各地要合理利用公共数字资源,“以小协老”提升老年人的数字素养,帮助他们实现数字时代的“再社会化”。只有全社会齐心协力,才能帮助更多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让智慧养老迈向智慧“享”老。

关键词:

责任编辑:Rex_20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