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箴言集》里有句话说:
“深藏不露是一种卓越的才能。”
资源不足,能力不够的时候,学会藏住自己,放低姿态,保持一种深藏不露、虚怀若谷的状态。
(资料图片)
如此,做通达之人,做长远之事,领悟到“藏”的智慧,做到“放”的姿态,如同成熟的稻穗,懂得弯腰,敢于低头。
然后,默默蓄势,一心蓄能,一朝量变成质变,便可发挥出极致的作用,锋芒毕露。
藏住自己
人,一旦喜欢卖弄自己,不管自己是否出众,都开始变得一文不值。
张扬自己,只会彻底暴露自己的底牌,狂妄自己,只会彻底败坏自己的人格。
人,学会藏住自己的聪明、心思、野心、欲望,才能集中心思和力量来锻炼自己、提升自己、成就自己。
真正的聪明人,从来都不会将自己宝贵的时间和精力耗费在一些摆弄是非,卖弄口舌之上。
反之,而是及时地藏住自己,克服住自己的虚荣心,控制住自己的炫耀欲,拒绝时刻想要出风头的小心思、小聪明。
如此,正如古语所云:
“海不言自深,山不言自高,人不言自能。”
大海从不炫耀自己的浩瀚辽阔,但是人人不用说都可以看见到它的无垠;
高山从未夸耀自己的峻险巍峨,但是人人不用看都可以感受到它的雄伟;
我们也不需要靠口舌来夸耀自己,因为你但凡是颗金子,谁也阻止不了你发光。
做人,应该向高山学会它的稳重,学会海的深沉,万事藏于心,而不表于情。
《菜根谭》里有个句子,写得极好:
“藏巧于拙,用晦而明,寓清于浊,以屈为伸。真涉世之一壶,藏身之三窟也。”
人,越聪明,越低调,不会自夸所做之事,更不会过分炫耀自身本事。
藏巧于拙,老谋深算,将自身的真材实料藏起来,然后又不断地将其练就得炉火纯青,达到一种外弱内强、外怯内勇、外愚内明的境界。
如此,寓清于浊,以屈为伸,善于韬光养晦,做到厚积薄发。
于是,在能藏住自己的时候,蓄势待发,在藏不住自己的时候,锋芒毕露。
放低自己
放低自己,则是放低姿态。
一个人 ,既要懂得藏住自己,也要学会放低姿态。
在心理学上,有一种现象被称为“达克效应”:
其中大意便是,有些人总是会莫名其妙地表现出一副优越感很强的姿态,做着一些高人一等、傲慢无礼的事。
但殊不知,越是有能力的人,越是低调内敛地做自己,反倒那些能力低劣之辈,总在自欺欺人地高估自己、贬低他人。
最终,在傲慢之中,在一知半解之下,成为别人眼里的笑柄,甚至遭受到他人的疏离、反感、厌恶、唾弃。
刘慈欣在小说《三体》中写道:
“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
人生海海,遇人无数,但是我们所遇到的大部分人,你都会一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感慨。
这些人在内忧外患之下,却始终活在自己那个固执的、偏执的、甚至是低劣的世界观里,整个人变得越来越狭隘,越来越不追求上进,更不可能改变自己。
于是,内心越来越躁动,生活越来越迷茫,但不管如何,他还是会一如既往地认定自己是对的,完全活在自己落后的、低劣的、愚蠢的世界里。
最终,在看不透、学不懂、不肯变、拎不清的生活里,招引诸多无妄之灾,因为自身的无知和死脑筋,走向绝境。
作者麦家曾说:
“一个真正伟岸的人,是无论经历过什么,依然能够将心沉下去的。”
的确,不高估自己,处处懂得放低姿态,带着一种谦逊的、谦卑的求知心理去改变自己,去提升自己。
如此,做事光华内敛,做人含蓄精神,活跃自己的思维,打破自我的认知,不断地汲取来自外界的、有营养的养料,如此心怀感恩、心存敬畏地过好当下,过好一生。
说白了,这种人,才能做到行有所止,心有所藏,想有所思,藏锋守拙,稳中求进,行稳致远。
弘一法师说:
“识不足则多虑,威不足则多怒,信不足则多言。”
的确,见识不足的人,往往多虑;威严不够的人,常常多怒;诚信不多的人,偏偏多话。
正所谓,守嘴不惹祸,守心不出错。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做到不动声色,不露心思,不显山水。
如此,拒绝目空一切,也远离傲慢心理,暗下狠劲,放低姿态,默默地稳固根基,有朝一日,一旦达到一种坚不可摧的地步,便是你脱胎换骨之时,扬名立万之际。
藏,放
人这一生,要学会藏,也要学会放。
藏,是一种吸收,放,则是一种释放。
藏是为了放,放也是为了藏。
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地更新迭代,不断地升级认知,不断地强化自己。
老话说:命由己造,福由己求。
一个人的福气,都藏在了他的性格上,藏在了他的人格里。
所以,学会藏住自己,放低姿态地追求更深厚的、更有福气的生活,我们才能将重心回归到自身,将美好降临在自身。
藏住自己,在于积累,在于积蓄,长年累月地蓄势、蓄能。
放低自己,在于避免干扰,远离纷争,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自我提升之上。
然后,心思潜藏心底,本事强而不露。
《菜根谭》中有这样一句话:
“地低成海,人低成王;圣者无名,大者无形。”
人,越低调,越沉稳,越沉稳,越城府,越城府,越高深。
人,若是有将自己放到尘埃里的勇气,就有可能让自己具备一飞冲天的谋略。
如此,低调地穿过纷纷扰扰、动荡难平的岁月,最终功成名就,锋芒毕露,青史留名。
最后,送给大家一段《老子》中记载的话:
“水因善下终归海,山不争高自成峰。”
放低自己,在于放低姿态,而不是故意在贬损自己,放弃自己,而是懂得心怀谦卑,做到在低处立,往高处行。
如此,姿态放低,藏住自己,打造更高深的境界,去成就更强的自己。
关键词:
责任编辑:Rex_26